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史概要
中国传统哲学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第一节 以政治论为主题的先秦诸子哲学
从夏、商、周到秦朝建立的这段历史被称为先秦时代,中国人哲学基本品格、思维方式、发展趋向大都可以从这一时期找到潜在的依据,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先秦哲学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问题展开讨论的。
天道观
天人观又称天道观。商代把 “天”看成是人格化的至上神,称为 “帝”或“天帝”。“上帝”作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指挥着人间的一切行动,人通过占卜与上帝沟通,凡祭祀、征伐、田猎、年成、风雨、行止、疾病等等,都按照占卜结果行事。大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古经,将早期“八卦”观念加以系统化,用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解释宇宙的生成和万物间的联系与变易法则,蕴涵着朴素辩证法思想。西周灭殷后,较为哲理化的 “天命” 观代替了人格化的神灵观念。周公开始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了 “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的观点,认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为转移。东周有人开始疑天、责天,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互化来解释地震,春秋时代的子产宣称“天道远、人道迩”,孔子很少谈论天道,但肯定天命。孔子的所谓“天”,有时指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有时指自然界。战国初的墨子反对孔子的天命,而宣扬天志。老子第一个否认天是最高主宰,明确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非天,他宣称道“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宗”,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些传授《周易》的学者,依托孔子写成《易传》,以“太极”为天地的本原,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认为道是无形的规律,器是有形的实物。《管子》提出了“天不变其常”的思想,以“精气说”发展了早期关于“气”的学说,强调了天的物质性。战国末年,荀子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他们将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推向巅峰。
与天道观密切联系是辩证法思想。孔子提出“两端”和“过犹不及”;老子提出 “反”的观念,说“反者道之动”, 发现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的规律,强调“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易传》提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命题,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源。
人道观
人道观是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看法。周代以前的先民认为人是上帝的奴仆。周公开始提出以德配天,承认“敬德”与“天”的一致性,他“制礼作乐”来规范人的社会关系。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疑天思潮的开始蔓延,兴起了重人事与祸福依人的思想。孔子很重视人道,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仁,即“爱人”,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把仁与礼看作是统一的,说“克己复礼为仁”;墨子则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孔子主张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他讲的仁是有差别的爱;墨家则讲“爱无差等”。老子以“无为”、“抱朴”为人生的最高准则。
孟子从人的本性角度解释“仁”,把仁义礼智称为“四端”,提出性善说;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只有不断地对自身生物本性进行改造,人才成为人。 庄子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追求“逍遥”的精神境界,企图脱离纷争的社会现实,得到虚幻的自我陶醉。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
古今观
古今观探讨人类历史的起源与变迁的问题。 春秋以前人们认为,认为天降生了下民,又授命君主来统治,君主能否“顺天应人”是兴衰治乱的根本。伯阳父认为提出了历史演变的新见解,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会造成经济财用的困乏,以此预言西周将亡。孔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之礼,肯定其间因袭与损益的关系,注重历史变化造成的礼制变化。孟子断言“天下之生民久矣,一治一乱”,认为历史是治乱转化的过程,并着重于肯定先王之道的普遍性。荀子主张“法后王”,也承认先王后王有一贯之道,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儒家承认历史的相对变化,但比较强调古今之间的继承关系。墨家主张“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肯定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老子、庄子歌颂原始社会,以为今不如昔。法家与儒墨道诸家不同,强调古今之变。商鞅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韩非更断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家所讲古今的具体差异未必属实,但其宣扬的历史进化的观点有重要意义。
知识论
认识论又称知行观,探讨人的知识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墨子提出“言必有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从过去的历史经验、当时人民的感觉经验以及实效来判断言论的正确性,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孟子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强调思维的价值,区别了“耳目之官”与 “心之官”的不同职能,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老子区别了“为学”与“为道”,提倡无知,但强调识道,宣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否定感性经验对识道的作用。老子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认识方法,要求排除感情欲望对于认识的干扰。后期墨家在《墨经》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情况,认为闻知是通过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是由推论得来的知识, 亲知是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的知识,三者不可偏废。《管子》提出“所知”与“所以知”的认识范畴,提倡“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荀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知识来源与认识方法的问题,既肯定认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又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强调“解蔽”的必要。
名实观
名实观是关于名称与现实、概念与实在之间关系的观点。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认识论、政治、 伦理与逻辑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墨子则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如果只会念诵事物的名称而对于实际事物不能正确选取,那是没有价值的。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名”,认为道是难以用名和言表达清楚的。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强调“大道不称”,但又说“名者,实之宾也”,认为实是产生名的根本。惠施的“历物之意”十个命题,主要论述事物的异同关系,强调异同的相对性,也与名实问题有关。公孙龙肯定名是实的称谓,又提出“指物”之说,指出所谓“白马非马”是说“白马”的具体概念不同于“马”的一般概念。公孙龙论名实关系,有唯物主义倾向,但又宣称“物莫非指”,把实物归结为概念,又陷入了唯心主义。后期墨家将名划分为达名、类名、私名。达名即普遍概念、类名即分类概念、私名即个别事物的特称。荀子认为在社会大变动中,因“名守慢”而“奇辞起,名实乱”,强调正名的重要性。他提出“制名以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坚持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并依据事物客观属性的联系与区别,他分析了名实乱的三种情况,即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称为“三惑”。这是对先秦名实争论的总结。 先秦名实观涉及了概念、判断推理等许多领域,为中国逻辑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先秦哲学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哲学范畴,如:天人、气、精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常变、有无、名实、心物,均成为秦汉以后哲学思想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以宇宙论为中心的汉代哲学
秦灭六国后随即灭亡,汉初统治者慑于秦亡的教训,抛弃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崇尚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依托黄帝的著作,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有利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与恢复经济。随着国势强大,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而科学的进步、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派哲学思想的出现以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等问题展开的。
天人关系
汉代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创立了崇信天命鬼神的新形式天人关系。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宣称天是百神之大君,为流行于两汉的谶纬迷信提供了理论基础。王充在《论衡》中举起“疾虚妄”的旗帜,以“天道自然”的观点反驳“天地故生人”的神学目的论,指出天道无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王充否定天人感应论,也就推翻了汉儒神学唯心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
宇宙生成
汉代思想家提出宇宙生成的见解,《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太平御览》引作元气)”,然后元气分成天地。对于虚的性质未加说明。《周易乾凿度》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对太易的性质也未加说明。这些学说都认为在气之前有一个空虚的阶段。
《鹖冠子》书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之说。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王道》也提到“元气和顺”,把元气看成是天地之间气的整体。《汉书·律历志》记述西汉末年的理论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以元气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这是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王充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天地是无意识的物质性实体,天地万物“俱禀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汉代宇宙生成论大都把“元气”作为重要范畴,或说起源于虚空,但以元气为天地生成的前提;或直接归本于元气。这一理论,前期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比较紧密,后期京房易学出现,用象数推演世界生成,形成了更为烦琐的宇宙理论。
形神关系
关于人的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的关系的讨论源于先秦。《管子》书中有精气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天的精气,说“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明确肯定形是神的基础。汉代思想家桓谭提出烛火之喻,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认为形神关系犹如烛火的关系,火不能离烛而独存,神也不能离形而不灭。王充发展了桓谭的观点,证明“人死不为鬼”,主要论据是:“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
古今之变
汉代思想家从陆贾、贾谊开始,大都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董仲舒认为历史形式上按“黑、白、赤”三统循环变迁,周而复始,但形式不变,“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这实际上他王朝的更替归结为“天意”,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淮南子》则认为历史总是因时而变、制宜而适的,“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坚持了进化历史观。司马迁力图从人事的得失成败兴亡中窥探历史变迁的原因,否认“天道有知”,能主宰历史的变迁。扬雄认为历史有因有革,“可则因,否则革”,肯定继承和变革都是必要的。王充反对复古主义,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昌衰兴废皆天时也”。他试图探索国家兴衰治乱的经济根源,指出:“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但是王充对于“时数”的理解包含有宿命论的因素。东汉末,仲长统否认君权神授,认为任何王朝都有其由盛至衰、至灭的过程,把这视为历史演变的“大数”。他对挽救当时的危机持悲观态度,把希望寄托于大乱过后的“来世圣人”。
人性学说
人性论探讨人的本性,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善,告子称“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讲“性恶”。到汉代,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他主张养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辨“义利”以“养其心”。他把人性分为三等:性胜情而必为善的为“圣人之性”;情胜性而必为恶的为“斗筲之性”;性与情不相胜而可以善与不善的为“中民之性”。他的养性制情主张,主要是对“中民之性”说的。扬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王充认为:人性禀受于元气,“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至善至恶的人性一般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教育与环境对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改造有积极作用。
第三节 以本体论为特征的魏晋玄学
从东汉末到隋统一,约 390年的社会动荡引起了思想的活跃。东汉末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哲学变得越来越烦琐和荒诞,已是穷途末路,以抽象性为特征的玄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富于思辨性的哲学,它较深入地探讨了宇宙本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体用、本末、名教与自然之辩、言意之辩等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与此同时,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中国道教也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
有无
玄学创始于何晏、王弼。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强调有生于无,认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所谓“有”指有形的物质存在,所谓“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无为本,有为末,一切具体的相对的事物都依靠抽象的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区别相对与绝对、具体与一般,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忽略了绝对和相对、具体和一般的联系,并把无看作是超越一切的绝对或独立自在的一般,这个绝对、一般就只能是思维的虚构。何晏、王弼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西晋时期,裴著《崇有论》,反对“贵无”思想。他否认无能生有,认为原始的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裴指出,如贵无贱有,必至于“遗制”、“忘礼”,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 他肯定作为物质存在的“有”是根本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郭象凭借向秀的《庄子注》“述而广之”,写成自己的《庄子注》,提出关于有无问题的新观点。与裴相似,郭象也否认“有生于无”,认为“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但裴肯定“始生者自生”,郭象则把“物各自生”说为 “独化”,认为一切都 “独化于玄冥之境”。他否定了造物主,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但他说“有”莫不“独化”于神秘的“玄冥之境”,又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名教与自然
魏晋玄学从“有无”的争论引出所谓 “名教与自然”之辩。玄学家们企图通过这一论辩,把儒家的名教观念和道家的自然观念调和起来,为名教存在的合理性寻找新的理论根据。王弼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他的“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认为“自然”和“无”、“名教”与“有”具有相同的意义,人的自然本性是本,名教是末,二者并不矛盾。名教是自然的必然反映,应当顺其自然。 嵇康、阮籍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认为名教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是束缚人性的绳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封建的纲常名教有所否定。 向秀“以儒道为一”,努力调和自然和名教的矛盾。郭象则进一步抹煞自然与名教的区别,认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二者本是一回事。他认为事物存在的状态都是自然的、合理的,社会上的君臣上下、等级贵贱、仁义礼法,都是“天理自然”,遵守名教也就是顺随自然。郭象有圣人“游外冥内”之说,认为“游外”是崇名教,“冥内”是任自然,二者“外内相冥”,则名教与自然合为一体。
言意
魏晋时期有所谓言意之辩,探索物象、语言、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能否表达真理的问题,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意义。《易传》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本来指易卦的象、辞、义理而言。王弼提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忘言”、“忘象”之说,强调把握义理的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言辞,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有积极意义。但他把“言”、“象”仅仅作为得“意”的手段,没有充分注意“言”、“象” 对深化认识的作用。 西晋时欧阳建著《言尽意论》,认为“名”是用来指“物”的,“言”是用来明“理”的,“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名与物、言与理的关系如同响与声、影与形的关系一样,是彼此一致的,所以言能尽意。这是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对忘言忘象说的反驳,但对于“言”、“象”在尽意方面的局限性则认识不足。
形神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宗教观念与无神论思想的冲突,关于形神的争论又有发展。佛教宣扬“因果报应”,主张神不灭论。晋代僧人慧远说,神“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道教与佛教不同,主张炼形养神,长生不死。葛洪提出:“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南北朝时代唯物主义者对佛教的因果报应与神不灭论展开了批判,主要代表是范缜。范缜著《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神不灭。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质是实体,用是作用,他认为作用是不可能脱离实体而独立存在的。
第四节 儒释道三教会通的隋唐哲学
隋唐时期,适应全国政治大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统治阶级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又大力提倡佛道二教,尤尊佛教,使以心性问题为核心的佛教哲学广为流传,其理论思维水平达到中国佛教思想史的高峰。与此同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反对二教的斗争,斥佛教为夷狄之教,从维护民族传统意识出发,提出道统说,同佛教的“法统”相抗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使佛教中国化。三者对立,互相批判而又互相吸取,使哲学上争论的内容更加广泛。 佛教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教派。一些富有哲学思想的宗派,着重通过阐发心性问题,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劝导人们加强主观修持,以达到成佛境界。佛教各派理论纷纭繁杂,归结起来约可分为:介绍印度佛学的唯识宗,中国化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唯识宗
由玄奘及其门人窥基创立,着重介绍并宣传印度佛教的唯识学说。特点是强调境不离识,认为感觉或意识的对象不能脱离感觉或意识而独立存在;强调凡夫只有转识成智,才能成佛。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哲学。
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
佛教各宗派都认为,人心为万物的本原。人心即“真心”,其自性“本觉”,始终不坏,只为凡夫的妄念所蔽障。如果熄灭妄念,使觉性自然复原显现,就能成佛。天台宗继承并融通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认为事物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是空无,是假名,了解空假即是中道。它重视心的作用,认为千差万别、包罗万有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意念活动的瞬间,名为“一念三千”;还认为心可以从空、假、中三个方面来看待事物现象,称‘一心三观’。空、假、中三层道理相即相通,互不妨碍,谓之“三谛圆融”。实际上坚持事物现象为心所现的唯心主义。华严宗以“法性”为现象的本原,认为它不依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并且认为现象的本性和现象的外相圆融无碍,同为真心所现。由此又提出“理”、“事”两个基本哲学范畴。事指万事万物,理指统摄一切事物的本体。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两者是统一的和互不妨碍的,所以谓之“理事无碍”。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体现,所以事与事也互相交融,谓之“事事无碍”。华严宗虽然也有一些辩证法,但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以心净自悟为立论的哲学基础,说:“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这就是见性成佛的顿悟说。慧能提倡成佛的简易法门,使佛教禅宗在唐代后期广泛流行起来。佛教的学说对于宋明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有重要影响。
道统与法统
唐代始终存在儒佛之争。佛教为了维护自己的神学体系,曾编造了一个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授体系,称为“法统”。唐代中期,韩愈为了对抗佛教,著《原道》,提出了儒家道统说,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孟子之后,道统中断,结果使佛老学说统治了人们的头脑。韩愈以继承孟子自居,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恢复和发扬儒家的“道统”。所谓“道”,即仁义道德,韩愈宣称,只有儒家“道统”才是正统,是封建社会唯一合法的思想。他批判佛老的“清净寂灭”之道,反对佛老“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主要锋芒指向佛教,把“先王之教”同“夷狄之教”对立起来,以激发民族的意识与感情。他不能容忍“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韩愈在佛老盛行的时期举起复兴儒学的旗帜,对于以后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天人关系
柳宗元、刘禹锡重新提出天人关系问题,对天人感应论展开了批判。柳宗元明确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谈到天地起源问题时,他认为,“上下未形”之时,“惟元气存”。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认为强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规律;建立礼义法制,赏善罚恶,是社会准则。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他的结论是“天与人不相预”,天不能“预乎治乱”;人不能“预乎寒暑”,反驳了天人感应的迷信,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较前有所深入,但没能从唯物主义观点对佛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批判。
第五章 理学先兴后衰的宋元明清哲学
宋元明清时代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断冲突和融合的时期。宋元明清时代,随着科学和艺术的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于北宋,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理学普遍讨论“形而上”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一类理论问题,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以独特的方式更加深入广泛地讨论了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是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的。
理气、道器 理与气
理气是宋代哲学探讨世界本原的一对范畴。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王安石以“元气”为体,以“冲气”为用。程颢、程颐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朱熹兼采张、程,以理为第一本原、气为第二本原,形成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明代罗钦顺、王廷相对程朱理学有所批判,强调“理在气中”。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及后来的戴震都肯定气是第一性的,理不能脱离气而独立存在。
理气范畴源于宋初易学的发展。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图式,他以无极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认为“无极而太极”(另一版本作“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相互作用而生五行,阴阳五行生成万物,人是万物中最灵者。无极指无形无象,太极指最高最大。无极与太极的关系,因原文语意不明,后人有不同的解释。周敦颐以阴阳为“二气”,以五行为“五气”,太极是不是气,他没有说明。朱熹作《太极图说解》,把太极解释为“理”。邵雍也从易学入手, 建立其哲学体系。 提出“道为天地之本, 天地为万物之本”。又说 “道为太极”、“心为太极”,把心与道统一起来。
张载以 “气” 的变化说明世界的万事万象。他在《正蒙》中批判了道家“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佛教否认客观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肯定“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认为气具有“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即运动变化的功能;气的聚散变化过程谓之道;还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法则,称之为“理”。理是“物之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载哲学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程颢、程颐继承并改造了先秦哲学中“理”的范畴,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之“理”是宇宙的本原。二程所说的理具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双重涵义,认为二者是同一的。程颢提出“天者理也” 的命题,指出“道” 与“器” 的区别, 承认二者的统一关系。程颐严格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认为“气”是“形而下”的,不是世界的最高本原;“理”或“道”是“形而上”的,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朱熹更明确地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认为从形而上下的关系来说,应说“理是本”。朱熹又宣扬“理在事先”、“理在物先”,肯定理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性。程朱的理气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罗钦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批评,肯定理在气中,认为气有动静、往来、阖辟、升降的变化,形成万物万事,气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秩序,这就是理。理不是气外的另一个实体。与罗钦顺同时的王廷相提出“理载于气”的命题,反对“理可离气而论”的观点。程朱强调“万物一理”,而王廷相认为“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肯定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理。王廷相的理气学说是张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王夫之把张载学说发展到了更高水平,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认为理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王夫之还提出“天下惟器”的命题,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他明确地把道归结为具体事物的规律,从属于客观事物。
清代颜元、戴震是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说“理气俱是天道”,认为理与气是道的不能分离的两个方面。戴震肯定张载以气化为道的观点,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理,就是道。他强调理是事物之间的区别,说“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明理者明其区分也”,不承认超越一切事物的形而上的理。
理气、道器问题
以中国特有的形式表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气”、“器”指物质存在,“理”、“道”指客观规律,气、器是理、道的物质基础,理、道是气、器的运动规律。程朱学派颠倒了物质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同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维路线。罗钦顺、王廷相,特别是王夫之等,不承认有脱离物质存在的规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维路线。
心性、心物
宋明理学继承孟子的观点,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注重研究心性以及心物关系的问题。张载首先提出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人禀受这统一的性,叫作“天地之性”;人由于身体结构而形成的性,叫作“气质之性”。张载认为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外物引起的,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载又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认为心包括性与情;从一方面说,心包括性,从另一方面说,性又是心的来源。
程颢也区别 “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 以为“天命之性” 就是理。程颐提出“性即理也” 的命题,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 他认为 “性之有形者谓之心”,心是性的具体化;心有体、用两个方面。朱熹继承张、程的学说,也把性分为“天地之性” 与“气质之性”。张载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是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不同,朱熹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则是理与气的不同。朱熹详细论述了心与性的关系,认为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有理有气然后有心;心是人的知觉,“有知觉谓之心”;心的存在有待于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他否认心即理,认为心与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心中有性,性才是理,所以说心中含具万理,“理具于心”。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性非二,心即是性,性即是理,所以心亦是理。他进一步推论说:宇宙只是一理,而此理即在吾心之中,所以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还认为,仁义礼智之心即是本心,主张“发明本心”。明代王守仁继承陆氏学说,更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否认客观世界与客观规律,宣扬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
明清之际主张“理在气中”的思想家,反对程、朱所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认为性即是气质之性。王夫之说:“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颜元强调“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戴震还提出关于性的新定义,说“性者,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人物莫不区别焉是也”,认为性的内容就是血气心知。他既不承认程、朱所谓“性即理”,也不承认陆、王所谓“心即理”,而认为理是外在的、客观的,存在于事物之中,不存在于心中;但心具有认识作用,能辨识客观事物中的理。他说“理义在事情之条分缕析,接于我之心知,能辨之而悦之”。这是关于心的新观点,是对心性学说的唯物主义总结。
闻见、知行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知”,即是指认识, 包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的认识。 所谓“行”是指行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和道德行为。张载论知,分别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认为见闻之知是“耳目内外之合”,是关于事物的认识;“德性所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关于天道的认识。他没有直接谈到知行问题,而是强调认识与道德的联系;强调“德性所知”来自道德修养,否定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联系,陷入神秘的直觉主义。程颐也区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他所说的“德性之知”主要是对“理”的认识,同张载所谓“德性所知”有一定区别。程颐论求知方法,强调格物,认为只要研究了自己身心和天地万物之理,就能觉悟最高本原之理了。程颐主张知先行后,认为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朱熹也认为致知方法在于“即物而穷其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在知行的关系上,认为知在行先。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认为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过于烦琐,主张直接求理于心。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能反省内求,此“理”自然明白起来。陆九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知行不是二事,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实际上是抹煞知与行的界限,以知为行。王夫之批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认为“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是“销行以为知”。他指出:知行“相资以互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他肯定行先知后,行是知的基础。这是宋元明清时代对于知行问题的唯物主义总结。
两一、变化
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宋元明清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张载提出“一物两体” 说,认为气是对立的统一体。由于对立,所以产生变化;由于统一,所以变化神妙不测。由对立统一引起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著的,称之为变;一是细微的,称之为化。变与化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发展过程。程颢强调“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又说:“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肯定对立是变化的根源。程颐强调“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必然转向反面。朱熹更提出“一中有对”之说,认为东西、上下、寒暑、昼夜、生死,“皆是相反而相对”。“一便对二,形而上便对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他所说的一中之对即是内在矛盾。朱熹所举事例主要是静止状态的对立,但也承认对立是变化的根源,他发挥了张载的学说,认为:“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两而后能化。”王夫之以“大辨”与“至密”说明一切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认为对立面一定是有根本区别的,可谓“大辨”;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可谓“至密”。他又指出,“两端”的统一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并非另有一个统一体把两者结合起来,“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也”。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
古今、理势
朱熹和陈亮就三代与汉唐的历史评价问题展开论辨。朱熹推崇夏商周三代,他认为秦汉以后,“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于天地之间”。陈亮则认为“汉唐之君,本领非不宏大开阔,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朱熹尊古卑今,宣扬历史退化论,旨在针砭时弊。明代王廷相提出“道有变化”的新观点。他指出,道是气中之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认为道是因时而变的,肯定了古今制度变化的必然性。王夫之也肯定道是随时代而改变的,说“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必然的趋势和内在的规律。他提出理与势统一的观点,认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已”,“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观中最深刻的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哲学范畴是气、理、心。张载、王安石、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以气为最高范畴:程颢、程颐、朱熹及其弟子以理为最高范畴,陆九渊、王守仁及其弟子以心为最高范畴。以气为世界本原的是唯物主义,以理为世界本原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以心为世界本原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此外还有注重功利的学派,主要代表是陈亮、、颜元、戴震等,他们强调“事功”,“实用”,是反理学的思想家。
第六节 中国近现代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1840年——1919年),中国现代哲学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1919年——1949年),两者一共不过100来年的历史,所以并在一起介绍。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期,主要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思想为代表。在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开始形成。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等人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把资产阶级哲学推进了一步。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适时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发展,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时,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如J.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E.马赫的实证主义、B.A.W.罗素等人的新实在论,H.柏格森的生命哲学、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F.W.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也陆续传入中国。一些人构造了“唯生论”、“力行哲学”;20世纪30~40年代,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新理学”、“新唯识论”等哲学体系。有的则运用现代的方法在逻辑学、认识论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哲学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发生了多次论战。其中最著名的有“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社会主义”的论战等。马克思主义者内部也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
自然观
从龚自珍到郑观应的自然观基本上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围,他们用以说明宇宙的,仍然是“天地”、“太极”、“虚无”、“道”、“气”等概念。从康有为开始注意吸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构造自己的宇宙观。康有为用“热重之力”“光电”、“原质变化”来说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谭嗣同则用“以太”代替气的本原地位。严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于“质、力相推”演化而成的。孙中山自觉地把自然观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他在《孙文学说》里指出:“元始之初,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但是,他们往往直接自然科学知识去说明自己的自然观,没有作出哲学的概括。
中国现代的科学宇宙观是“五四”运动以后,由中国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起来的。瞿秋白在《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在于互变法的唯物论。”又说“全宇宙只是统一的物质之种种组合或混合的方式”,并认为各种物质遵循着辩证法规律,“经常的在变动、转动、变化之中”。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关联的统一体的发展过程。“物质”是客观的存在,它独立存在于意识以外,又为意识所反映;运动和时间、空间都是物质的根本存在形式。物质世界辩证地发展着,形成无数物体总关联的一个体系。瞿秋白和李达宣传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开辟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新时期,它既彻底否定了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社会历史观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社会历史问题尤为注重。龚自珍和魏源用《春秋公羊传》的变易学说探讨社会历史问题。他们虽然承认历史的变动性,但仍强调以心为本,持唯心史观。康有为提出以三世说为内容的历史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从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到君主立宪的“升平世”,而后达到民主的“太平世”,但他认为儒家的“仁”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谭嗣同也认为,君主专制和传统名教是“据乱世之法”,必须革除。他提出“通”的思想,主张革除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而达到平等。但他极度夸张“心力”的作用,提出“以心挽劫”。他还认为,历史的主人是圣哲、教主,盼望中国出现孔教之马丁·路德,以挽救中国的命运。严复与康、谭有所不同,他力图应用自然科学的进化理论去阐明社会历史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唯心史观。在改良派中,梁启超以进化史观否定了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这是一个进步。但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他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革命派章太炎从进化史观进而宣传社会革命论,认为人类社会中,善和恶、苦和乐、先进和落后是同时并进的,因而对人类社会的前途抱悲观态度,甚至提出实现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的五无主张。孙中山倡导民生史观,说“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又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他重视民众的经济生活,有进步意义。但把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因归之于抽象的“人类求生存”的欲望,仍然属于唯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