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柯,约前372—前289)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去世后,儒家学派遂趋于分化,先秦时便有“儒分为八”之说。就其主流而论,主要分为由曾子(曾参)、子思到孟子的一系和由子夏、子弓到荀子的一系这两大系统。同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兴起流行使儒家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孟子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孟子》是孟轲及其门人的集体著作。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实行王道,制定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之心,“以之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就是仁政。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揭露“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人饿莩”的悲惨现实,发出对暴君的声讨。
(一)民本与民权
民本与民权是孟子为时代所贡献。之前的《尚书·五子之歌》虽已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但孟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发了民本、民权的重民思想。
民本思想在孟子最为典型的表述,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以下只注篇名)社稷本是土地和粮食的象征,因土地和粮食乃立国之基础而引申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但国家政权说到底是由人来执掌的,作为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社会的基本构成,民众与君主的关系就成为孟子民本思想考虑的首要的内容,即民贵君轻。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君可换而民不可换
孟子认为,君主如行不义危及国家的安危,或犯了大错又执迷不悟,不思悔改,人民就有权“变置”他。而对国君言,他虽然可以变置大臣官吏,但却无法置换他所赖以生存的人民。因此,即人民比君主更重要。故孟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天下之通义”(《滕文公上》),不但是为社会分工和等级制作辩护,也表明了尧、舜、禹等圣人的劳心、治人,正是为民之利益而操劳,不是民服侍君,而是君服侍民,“忧民”而“用心”,最终使民能饱食、暖衣、逸民、有教。这可以说是从历史的角度为君民关系所作的新的定位。
2.民意取代天意而决定君主的选择
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利用了在他的时代尚有权威的天意来表达,改造君权神(天)授为君权民授。他认识到,上古时代“天子”的选择方式,经过了尧、舜、禹之选贤禅让到禹与启之世袭传承的重大转折,这也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由原始公社进入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但是,无论是传贤还是传子,孟子首先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的传承方式的观点。“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将这一权利上交于天。但“天”的概念在这里只是一个空框子,天意实际上只是民意的表现,人民的意志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万章上》)百姓“安”、人民“受”是一种社会制度及其领导人是延续还是变更的最后裁判着。
3.“诛一夫”非为“弑君”
人民有无反抗统治者的暴政的权利,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民不仅有权决定君主,而且有权反对暴政。“弑君”在古代社会本是以下犯上之极端,乃无以复加之罪。但孟子却认为,君主必须要实行仁义,爱护人民;如果相反,“残贼”仁义,暴虐人民,那就只能招致众叛亲离、人人唾弃。如此之人便是所谓“一夫”或“独夫”,独夫民贼一词便由此而导出。诛杀如此之独夫正是为民除害,而决不应评价为犯上作乱的“弑君”。这实际上是对旧时法律无法约束君主的一种修正,肯定了在一定条件下以下犯上的合理性。所以,孟子虽然倡导德行教化和王道政治,但并不否定征伐诛讨的暴力的手段。在这里,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在于是否爱民利民。
在伦理观上,孟子虽然坚持爱有差等和上下尊卑不可逾越的原则,但同时又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在下者也有维护自身权益而作出相应反应的自由。君主对臣民的爱护与臣民对君主的忠诚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故君若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路人;君若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君臣关系在上下尊卑的意义上,也可推广为一般的君民关系。
孟子提出以民为本并对国家政治进行修改的目的,虽然仍在于维护统治者的地位,但他也的确看到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从机制上说,君权的至上性与民心向背对君权的制约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保障。君主只是国家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他本应当以民之疾苦为疾苦,“保民而王”,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性善、仁政与养气
性善养气之功是后来宣称直接接续孟子的宋明理学家对孟子一生贡献的基本的评价,它表明了心性修养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越发得重视的社会现实。但性善养气在孟子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而是与社会国家的仁政学说不可分的。
1.性善
孔子绝少谈论的“性”,到了战国时期却成为各派学者讨论的热点。原因有如下几种: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后,诸侯间、诸侯国内部相互侵略此起彼伏,过去相对明确单纯的秩序很快崩溃。如何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思想家们各抒己见。富国强兵需要争取民众的支持,那么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调动人民从事耕战的积极性?思想家们也就不得不把眼光从现实层面的社会运作追溯到深层次的人性和人的本质需要上。人的需要不外乎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物质需要即人的基本生存欲求,精神需要则主要表现为对仁义道德的价值追求。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有相互促进的可能,如何对它们进行平衡协调并给出恰当的善恶评价,就成为各派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孟子的性善论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据孟子说,“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这可以由经验和推断来加以证明:一个小孩子眼看要掉进井里,身边的人总会拉他一把,这样做的动机,不是为了巴结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在乡邻赢得赞誉,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叫声,仅是出于人的本能的反应,源于人内在的“不忍人之心”,即一种排除了任何外加因素的不忍人遭受痛苦的爱心。在《孟子》的不同篇章中,曾两次提及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四心”,是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既为人所固有,所以说人性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上》)。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出现了许多不善者,甚至作恶多端者呢?孟子认为,这是因为受环境影响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本性的缘故,所以孟子要求每个人用自己的理智“求其放心”、“不失本心”,然后则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是造化创造的自然生命,只要不辜负上天所赋予的良知良能,尽了作为人的本性,人就圆满地实现了“天”所给予生命的意义,也就达到了人生的终极境界。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同时也解释了恶存在的原因,因而在先秦众多的人性理论中独树一帜,并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虽然孟子用人的后天道德行为论证人的先天性善,在逻辑上并不成立,但在这里,对真理的追求已被对价值理想的信仰所掩盖。孟子需要从性善的前提引出他自己的社会政治结论,即从善心引出善政、仁政来。
2.仁政
仁政是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广和发展,它是以善心扩充弘扬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家组织行为。孔子最早提出了“富而后教”的目标管理思想和需要层次论,肯定“富”是“教”之基础,但孔子并未给出“富”之内涵即可操作的量度,孟子的仁政则显然是一大发展,他将富民的总目标具体化为以“黎民不饥不寒”和“养生丧无无憾”为特色的温饱型目标。即包括客观层面的“无饥”和主观层面的“无憾”两个基本的尺度。其基本的主张便是“制民之产”(《滕文公上》),给人民以恒定的生产资料。而实施的办法,首先是从“正经界”以“钧(均)田”开始。后来中国历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均田”主张即发源于此。同时,国家应该珍重农村,减省刑罚,轻薄税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便能从根本上确保丰年衣食有余,灾年亦不致发生饥馑。在此不饥不寒的基础上,便能实现养生丧死无憾的初步管理目标。
进一步,由于物质生活的“至足”和心理需要的“无憾”,人民也就有闲暇来治礼义,国家则有可能对民施行教化并引导走向高级的精神和道德需要。“然后趋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高级需要虽然建立在低级需要的基础之上,但此之低级需要又更为重要,它是人之为人而区别于物的根本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惟一能将人与物区别开来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追求。
行仁政的目的在孟子有内外两个方面,在内即是为得民心,以维护统治者的权位。桀、纣之失天下正在于失民心。得民心的具体措施多种多样,但从根本指导原则上说,则不外乎民之“所欲”,替他们聚积起来:民之“所恶”,则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一句话,要获得民心,就要尊重民意。这是仁政理论、也是民本主义的最核心的内容。在外则是孟子的王道政治。所谓“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的推广在孟子必然是天下一统,因为“仁者无敌”(同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公孙丑下》),最终便能实现王天下的最高社会政治理想。
3.浩然之气
孟子强调,从社会国家的教化到个体的修养,目标都在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是一种以仁义为基本内核的“至大至刚”而“塞于天地之间”的崇高精神境界。孟子提出了“直养”、“集义”的培养方法,重心放在道义的长期积蓄和自然生成上,即义“集”而成“气”。因为内在品行和精神境界的培养是无法用外力来强制实现的。在他看来,由于人本有仁义之心,故只要不是有意地破坏,浩然之气通常能够自然地积蓄生长起来。他以曾经很茂盛而如今已被人为砍伐和牛羊放牧弄得光秃秃的“牛山之木”的命运为例说明,人之本心如果屡遭外在的人为干扰,就会导致同样的命运。当然,“无害”并不等于不养,在这里需要的是符合事物本性的内在体验和培养功夫,“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告子上》)也。
浩然之气对人生的意义是巨大的,人若具有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就不会被外在的物欲和威胁所左右。得志时能够推其所得与天下百姓其享,不得志时也能笃守正道洁身自好。在这里,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的标准,这也是浩然之气的最集中的表现。之所以能如此,在于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也就必然使人身心充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种不淫、不移、不屈作为人最崇高的气节和精神力量,高于人的物质生命的价值,它的最高表现就是舍身取义。
“舍生取义”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杀身成仁”的思想。 “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生死不是人之人的最高价值所在,它要受到基于本心而树立起来的人的气节的制约。如此的“正气”对后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天人合一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阐发。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
首先,天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万章上》)。如此的天命对人事居于主宰的地位,它虽不具有直接的人格神的意味,“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但它的运作却往往是与人的主观愿望、意志和行为相违的,这在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上更是如此。当然,其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而在人一方,只有最终屏除其主观的好恶情感而顺从于天,才能有资格担当起上天的大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离娄上》)也。
其次,则是孟子天人合一观的更为根本的含义,即从心性角度发明天人,把人对外在必然的关系转换为主观意识(心)向内体验仁义道德本性(性、天)的关系,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体验。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他的本心或良心,因内含仁义礼智的道德本性,又称“仁义之心”;如此的心、性又被称之为“天爵”或“天之所与我”的“大体”,故心、性、天实质上是同一的概念。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命题。因为万物的本性同样由天所赋,而天性即在我心,只要向内体验到本性,也就与天、与万物之性相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对人而言,再没有比这更为快乐之事了,所以说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孟子的心、性、天合一观影响深远,后来儒家的心性哲学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理路。
附录:孟子的名言警句
1.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1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11.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2.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1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译文】……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1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译文】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17.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8.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译文】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19.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译文】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20、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2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2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译文】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2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2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译文】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25.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似是而非的礼,似是而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26.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27.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
【译文】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28.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下》)
【译文】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骨葬,当别人走过她身旁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2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3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
【译文】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
3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33.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3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3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36.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3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困窘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3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40.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
41.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4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43.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44.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译文】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4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国家)为次,君主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