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漂泊中书写人生境遇
——写给杜甫
方永文
“漂泊”一词的出现,最早在他的《得舍弟消息》中的“漂泊难相过”这一句。③在文学史上,我们一般把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他三十五岁之前,是他的读书宦游的时期,一般研究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不多,风格还没有成行,它不能代表杜甫的创作的成熟和高峰,一般作为参考的价值来对照他后来的作品及成就。第二个时期是长安十年的困守生活,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时期已过,中年是成家立业的时候,而我们的诗人却一无所成,空有一身的理想和抱负无处施展,干谒没有出路,科考成了牺牲品,但正是这个时间段,使诗人变成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第三个时期很短暂,是他的陷贼为官的时期,“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一切的安静,天下纷乱,杜甫冒险逃离长安,千里长途跋涉,到了凤翔找到了皇帝,他的忠心为他赢的了一个官职,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当月,因为“房官事件”,差点被杀。于是,为官的理想一旦失去了意义,他也就弃官不做,开始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漂泊西南”的时期。
杜甫最后的十一年都是在流浪和漂泊中度过的,这种漂泊并非是诗人刻意的去追求远游,而是因为战乱和时世强加于他的人生痛楚。在漂泊的日子里,诗人忍受着漂泊给他带来的疾病煎熬和岁月衰老,心灵承受着故土离乡,亲人失散,国事的衰微与民生的疾苦有给他带来强烈伤痛,而他却是无能为力。中国文人的命运在千古年来都是悲惨的,政治的残酷不是一个柔弱的文人所能左右了的,理想的远大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有的文人放弃了挣扎,完全投靠到统治者身边,甘心做一条温驯的狗;有的文人完全失去了希望,要么归引山林,在田园诗的创作中寻求心灵的平静,要么像徐渭,完全的疯了;还有人,明明知道相思无用,但仍然痴痴的守望,到死也不该其志。杜甫完全就是这样的人物,抒发的情感中一份是失望,另一份却是希望。可以说,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诗中大量使用“漂泊”一词的诗人,有人统计过,有十七首,而且创造出了大量表现“漂泊感”的词语和意象。一些词和意象的频繁使用,固然有诗人本身的喜好的因素在内,但它所含有的蕴涵,却是诗人心境的外化,是诗人独特的个性跟外部文化作用力的产物。它们是一个个特定的时空中的艺术符号,就是可以通过它们来透视诗人的人生及其独特内心世界,觉察诗人所处世界的变迁。命运在流离漂泊中,剩下的也只有动荡,穷困,疾病和死亡。他的“漂泊诗”中大量的使用的表现“漂泊,飘蓬,浮萍”等词,是其命运悲剧的深刻揭示,在“漂泊诗”中所表达的“漂泊感”孕育了诗人多重的悲剧主题 。
第一,忧念苍生的感慨。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比起任何的客观描述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的真实,扣人心眩和深刻。在《同元使君春陵行》中“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沉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表现了战乱给诗人所带来的痛苦,也同样告诉我们战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饥民,而且还有盗贼,同样给百姓带来苦难。《咏怀古迹五首》中“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际间”展现了自己漂泊西南的真正原因,诗人为避乱世而逃奔于风尘之际,含辛茹苦,国土“支离”割裂,身心交困之状。就是这样,他想着在沦陷区的百姓,相象他们的生活可能比自己还要辛苦的千百倍吧。
第二,对报国无望的忧伤。我们知道诗人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永远是诗人的伟大理想,就是在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轻言放弃。我们知道,青年时的诗人,就写下了《望岳》这样很有气魄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画鹰》中“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中,可见他并没有把理想简单的当成一种心情的抒发,他欲欲一试的心态跃然纸上。人们长说李白难学,但杜甫更难做。想做杜甫的人很多,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和他一样呢想着国家,想着老百姓,总结就是很少。诗人一生经历了三朝,但他一生却没有多常时间介入到唐的政治中心来,为官生涯的短暂,又没有李白式的风光,一生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尤其在晚年,愈见大唐难以振兴,自己虽颇有政治魄力却的不到朝廷的重用,这让在老病中的诗人耿耿与怀。即使诗人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但他一生的追求没有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没有因为权势而低头,多会也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值得后世所有为官着好好学习。中国有个现象,文学意识领域评论人喜欢用阶级的观点和方法,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不能用的太过,有点凌驾于一切的头上,这就不对了,西方这点做的很好,提倡艺人为本,重视人文主义,发掘和探讨许多人性的东西。
第三, 浓郁的思乡情结。思乡是一般中国人的极为普遍的情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高速文明的现代,都是如此。西方人是落叶生根型的人物,他们航游全世界,建立了美国等移民国家;而我们东方人到现在都为回家过年的火车票而劳神,每年都是人山人海。思乡,不仅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有对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杜甫晚年漂流在两川,荆湘等地,离家万里。远游的惆怅中,思归当然就成了主题。而且杜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表现,在他的诗歌意境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飘零在外,生活难以为济的老人形象。他思乡忧国,在《咏怀古迹五首》中“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既是诗人对庾信一生的总结,又是对杜甫暮年备尝乡恋悲苦的真实喟叹。又如《雨》中“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杜甫虽长期原离长安,原离故土,却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北国,孤独寂寞中的杜甫固然有些失望悲观的情绪,但是失望悲观中有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理。又如《清明二首其二》中“此身漂泊苦东西,右背偏枯半耳聋”“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这是诗人在疾病缠身之际,暮年以至,回归无望以及由此而生的个人生命价值的思考,是由自我预感生前不能北归,又难忘家园所导致。杜甫熔铸了老病,乱离以及自我不幸的诗句,让我们读后也不禁感同身受,这是他忧国忧民主题的延续和变奏,也是他的思乡主题具有了一种升华灵魂的悲剧力量。
第四,就是诗人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描述,以及自己疾病缠身的痛苦。他弃官离职,背井离乡,自己没有了国家发给的俸禄,再加上疾病缠身,他无力摆脱贫困的状态,贫困实实在在成了他心头的一座大山。他曾经哀伤过自己“岁暮饥冻逼”,在严冬腊月里,全家人既没有抵御寒冷的衣服,有没有充饥的 粮食。在《春日江村五首》中也叹到“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在荆湘时期,杜甫的生活更是没有着落,居无定所,乘船漂泊,过着“饥藉家家米,愁挣处处悲”的日子。《水宿遣兴奉呈群公》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鼙。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同时诗人又是疾病缠身,惆怅凄苦,他的“漂泊诗”中又吟衰老之叹于病中呻吟的诗也多了起来。他在自己的诗中描绘着自己衰病的形象“鲁钝乃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篦。”(《水宿遣兴奉呈群公》)“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④我们伟大的诗人也会老去,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平,一个意气风发的追求者的形象瞬间没有了,替代的是以为年老的长者,耳朵聋聩,白法苍苍,半身瘫痪。诗人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无愿无悔,令人不禁为这位伟大而又苦命的诗人感到惋惜。精神是一个路标,是用来学习的。 诗人的理想实现了吗?最起码他自己是按照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道路前行,现实是残酷的,又是悲哀的,命运又是无法抗拒的,在追求中让自己完美,让血书写壮丽,法抗拒的,在追求中让自己完美,让血书写壮丽,这是悲剧的最伟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