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边塞文化之儒家文化
陈月峰 张卫平 王国伟
第一,发展时期。重点有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两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焚书坑儒”、“禁私学”,使文化事业受到空前的摧残。汉朝建立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很重视“教化”作用,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官学制度。中央设立太学、国子学,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又叫郡国学。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平帝元始三年,地方学校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庠、序皆设经师,所学内容为儒家五经。代县在西汉时为太原郡广武县,县设校,因此代县的官学可能就出现于这一时期。
除过官学外,私人讲学也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私学始于春秋时期。两汉时,有许多名儒自立精舍,隐居教授,门生常有数百、数千之众。代县也有私学。据《山西通史》载,东汉初年,代县人范升,精通《梁丘易》和《孝子》,就在家乡以教授生徒为业,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理论家。
代县文化教育发展的另一阶段是曹魏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除过大的政治背景外,地方行政主官的重视与否也很重要。曹魏时期,代县是曹魏政权防御北部鲜卑的重要军事重镇。魏文帝时,河北名将牵招出任雁门郡太守。在牵招主政期间,牵招一方面教郡民以战阵,积极备战,一方面又大兴儒学。他挑选一些才学之士到中央太学学习。这些人学成归来后又兴教育人,一时庠序大兴。庠、序是设在最基层的学校,“庠序大兴”表示这一时期的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第三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后,定都大同。代县是大同的南部屏障。北魏统治集团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特别是到孝文帝时,实行彻底的汉化政策,如禁鲜卑语言、改变鲜卑姓氏、变革鲜卑服饰等等,全面学习儒文化。与之相配套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北魏时期制定了非常完善的学校制度,中央设立太学、国子学、小学,地方设立郡国学、乡学。这时的代县是雁门郡及广武县两级行政治所,建有郡国学等水平和档次较高的学校,是中国北部一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代县出现了几位大学者,如慧远、周续之、昙鸾等。慧远,本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人,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21岁时改习佛学,终成一代佛学大师,被誉为儒释道融为一体的先声,是中国净土宗初祖。
周续之,东晋雁门广武人,青年时期苦读儒学著作,学识丰富,见识超群。南下庐山后,与当时的大学者刘遗民、陶渊明并称为“浔阳三隐”。
昙鸾是北魏时期的雁门人,先习内外经书,后学道家炼丹术,得到《观经》后,转研佛学,创立中国佛教净土宗,成一代宗师。这三个人的出现,与这一时期代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代县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
第二,兴盛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清。隋唐宋元时期,代县一直为州县两级治所。唐朝时,代县设立州学,因设立于文庙,又称庙学。代州文庙创建于唐,元至正十八年,因战事被毁,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文庙总占地1万余平方米,座北向南,分前、中、后三院,院内设学正、训导二署。
《代州志》载,州学的学额为“廪膳生员三十名,增广生员三十名,岁科试取进童生二十名,岁科取进武童生二十名”。因代州辖周边几县,所以州学的生员范围较广。“存应拨太原府学额二名,岁科试于州学及州属之学取进五台、崞县额并十五名。繁峙十二名”。州学存书有《十三经注疏》、《圣谕广训》等儒学著作,供学员学习。
书院产生于北宋,书院是地方上自由研究学问的处所。据《山西通志》载,“代州儒学在州西南隅,宋政和初建。”书院设山长一人,负责书院的行政领导事务。书院聘请有学问的儒者数人,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无定额,但均为优秀童生或秀才。
据《代县教育志》载,从唐朝至元朝,代县共有8位举子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他们分别是唐朝的解琬、茹义忠,宋朝的李光辅、何宏中、代渊,金朝的赵泰,元代的萨都剌、伴礼。这八位进士都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知识分子。这八位进士对后世影响较大者为元泰定四年进士萨都剌。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元代州雁门人。萨都剌出生于代州,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当地学校,诗、书、礼、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青年时期便颇负诗名。元泰定四年中进士,先做一年京官,后到江浙一带为宦。萨都剌的主要成就是诗词艺术,一生创作数千首诗,诗才清丽,冠绝一时,是元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第三,鼎盛时期。到明清时,代县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风兴蔚,成一时之盛。明、清时,儒家文化的传播主要有私塾、义学、书院等三种形式。私塾,一般为殷实人家所办,聘请先生来教自己的或本族的子弟,也有亲朋好友的子弟来附读的。私塾学生不多,一二人至七八人不等。先生由办学者自聘,办学经费由学生家长负担。
还有一种私塾,为“学董制”私塾,它是由几位学董联合兴办的。学生入学,不问姓氏,有钱即可。先生的工资、伙食,均由学董安排。学董负责塾中事宜,也掌握先生的任免大权。
私塾中供奉孔子牌位,学生初入学,首先要向孔子牌位叩头,俗称“号书”,意即皈依儒门,受孔孟之道。
私塾中的教材,主要有《百家姓》、《三字经》、《名贤集》、《弟子规》、《小学韵语》、《四书》、《五经》,有的私塾还学珠算。
教学方式以背为主,背一段时间,先生才开始讲解,谓之“开解”。私塾中备有戒尺,俗称手板,为体罚学生时用。私塾先生多为闲散穷困的读书人。任用先生通常采用“递禀”的办法。每年冬至,学董如下聘书,称为递禀,先生留用。如不下聘书,先生即被解聘。至清末时,代县平川大村大都设有私塾。代县城内也建有6座私塾,分别设在马王庙、小关帝庙、上帝庙、大庙等处。
义学是由个别有声望的人发起兴办的学校。学校经费由个人负担,学生免费或收少量学费,谓之“学课”,或称“束修”。
学生可自愿入学,不问姓氏,但多数学生为办学人的同族子弟。据《代州志》、《代州考院义学》碑志等记载,明万历年间,振武卫署左面曾设义学。清代,州城有东西两座义学。西义学在边靖楼西,康熙四十年,雁平道李毓柱建。东义学在州署东,雍正二年代州商遐年建。清末州城巨贾冯文魁也曾创办冯氏义学。义学的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先生的任用与私塾大同小异。
书院是较私塾、义学高一级的读书场所。明清时代州最为有名的书院为斗山书院。雍正以前,斗山书院设于代州城内石灰市街。乾隆初期,因经费困难而废。乾隆五十一年,知州王秉韬又筹资重建,校址占用明振武卫旧署。据光绪《代州志》载:斗山书院有辅产11处,出租房60间,岁收租钱173缗。城内外官地及城壕地一顷五十六亩八分,岁收田租83缗。还有存入钱庄生利的白银630两,生利1801缗。同治年间,州人刘墉、贾秉衡、周应聘等又向书院捐钱6400缗。光绪六年知州俞廉三又筹资三百缗。上述各项岁收利银75两6钱,制钱1133缗,作为书院全年的办学经费。
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废科举立学堂章程,代县各村利用寺庙房舍,先后建起学堂。初等小学称小学堂,设有高中班的称高等小学堂。县城内和较大村庄普遍设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全县设两所。光绪二十九年,代州奉令将斗山书院改为代州中学堂。传统的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教育逐渐向以新学科、新知识为主的现代教育过渡。
据《代县教育志》记载,明清两代,代县共培养进士99名,举人、秀才等中、初级知识分子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优秀的人才有的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的成为著名学者、诗人。如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张凤翼、孙传庭,两人先后进士及弟,先后担任大明王朝的兵部尚书,成为支撑大明江山的栋梁之材。如人才密集出现的冯氏家族,清代代县共培养进士44名,冯氏一门就出现18名,举人、秀才更是不知凡几。冯云骧、冯云萧、冯志沂、冯如京、冯婉林等等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学者和大诗人。
明清两代,代县民间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也达极致,这可从代州城内所立的坊表上略窥一斑。明清两代,代州城内共建立各类精美牌坊31座,其中涉及文化教育的牌坊就达14座,如“十俊坊”、“五子登科”、“兄弟进士”、“勋高五省”、“三世藩宣”、“累朝科甲”、“文武济美”、“天宠荣堡”、“天朝良弼”、“黄阁调元”等。儒家文化的传播至清末逐渐式微,但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神却深深熔入每一个代州人的血脉中,成为代州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代州人。
(作者:中共代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管理处代处长,《黄河》杂志社主编助理)
代县怀古
刘杰
打记事起,就听母亲讲杨家将的故事,等到认识几个字,能看连环画、听戏、看电影了,那简直就成了杨家将迷。凡能看到的连环画全部找来,能听到的杨家将戏,能看到的杨家将电影,跑多远的路也要听个明白,看个究竟,而且是百听不烦,百看不厌。
杨业绝食殉国、杨六郎征西、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等等,至今还能记得清清楚楚。没想到杨家将曾浴血奋战的雁门关,还有杨家祠堂、杨七郎墓冢等就在五台山北不远的代县,和五台山同属忻州市。咫尺之地,即可圆儿时英雄梦,我们自然要求去代县看看。
文化名城看代县
从五台山北边的山路下到山脚下,再往西车行三四个小时,就到了代县城里。县里的同志特热情,一坐下就介绍开来,说代县不光是名将之地,也是名城、名关之所,其特定的古关、古城、古道和古代英雄名将,形成了独特的长城关隘文化,是其他任何文化名城也无法比拟的。
说到代县古城文化,县文化局的杨继东对此特别痴迷。他说,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古州代县就名列其中。代县,古代历称广武县、信桓县、雁门县、雁门郡、肆州、代州,自1912年改称代县至今。代县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军政治所,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留下了许多富有特点的标志性古代建筑。
漫步代县县城,最醒目的古建要数中央大街上“国保”级的边靖楼,老远就能看到楼上“威镇三关”的大匾额。这座初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边靖楼,又名谯楼,俗称鼓楼。据说此楼比山海关靖边楼高13米,比嘉峪关关楼高15米,比天安门还高5.3米,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
如此壮观雄伟的楼台,在古代,既是瞭望台,又是信号台,还是南北商旅大通道。和平年代里,边靖楼会门洞大开,南北商队,熙熙攘攘,代州城便是繁荣昌盛的榷城和边市。战争来临,封关闭锁,全城军民惟此楼号令而动,代县又成了调动千军万马的军事要塞。边靖楼正在维修,一根根粗大的古木排在楼洞下,几名能工巧匠在细心雕琢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吊着烟袋说,古时候在长城内外就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代州的古楼,应县的塔,正定府的大菩萨。”应县木塔和河北正定的大菩萨都是国保,代县古楼还排在它们前头,不更是大宝贝了吗?所以这活就干得特仔细,一点也马虎不得,得让子子孙孙多看看咱代州的大“国保”呀!
沿着边靖楼东边的坡道,我们缓步上行,那感觉真有点如登天安门城楼一般,待登上楼顶,只见烟雨濛濛,缥缥缈缈,四周景物全在虚无浩渺中。举目追思,似乎能听到边塞将领奋勇守关,金戈铁马,攘攘不断。俯视城内街道,只见五彩雨伞流动,车辆缓慢而行,悠悠然好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代县城另一处“国保”级文物为阿育王塔,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建,为木塔。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砖塔。塔为圆锥形,建于长方形基座之上,塔身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座上承刹杆。砖和相轮13层,上复盖盘,中连金顶宝珠,是中国藏式塔的佳作,为全国16座藏式塔之一,亦为全国19座埋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的佛塔之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代州阿育王塔已非古印度纯粹文化意义上的“塔”,她“是完全中国化的新品种”,“是中国文明形象标志之一”。仔细看上去,果然有所不同,那硕大高洁的雪莲瓣,拥托着与蒙古包相似的塔体,还有那盘盖金顶宝珠,构筑成了缥缈的苍穹,描绘出一个“和睦相处、能忍能让、没有战争”的理想化极乐世界,表现了人们厌恶争战、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然而,作为古代战略要地的代县,并没有因为建有阿育王塔而让战火熄灭。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相互碰撞,历代各族统治阶级间的激烈角逐,在此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两千年中就有1700多次,载入正典的荦荦大者就有200多次。宋辽交战雁门时,关内外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杨六郎就曾怨恨阿育王塔不显灵惩处邪恶、扼制战争,于是向塔顶连射三箭,以激醒沉睡的宝塔。这三箭其实代表了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意愿,要不然也不会被作为一件大事,记载于乾隆版的《代州志》。
如果仅此二件“国保”,当然是难以撑起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的,全县270多处的地上文物点,无不闪烁着巨大的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有相对完整的西门瓮城,还有绵延数里的古西城墙,以及文庙、赵杲观和无数古军事城堡遗存等,众宝集聚一城,与边靖楼、阿育王塔交相辉映,将古代边关重镇的风铃画戟、雁门紫塞,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更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军事文化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千古名关数雁门
与中国古代北境边塞重镇之名相匹配的,是代县浑厚的中国古代军事重地。万里长城第一古关险关的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是历朝历代战事发生最频繁、最集中的区域,是屏隔和融合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隘与通道,也是传统边塞文化的代表。有人说,要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与边塞文化的真实情况,要探寻中国人在数千年抵御外侮的斗争中长盛不衰,就不能不到雁门关来。
在考察完代县古城遗存后,我们驱车北行20多公里,来到赫赫有名,令人魂牵梦萦的古雁门关。发现能看到的只有唐代的关址和明代的关城。刚刚承揽了雁门关旅游管理的是位年轻人,叫杨晓龙,登楼揽胜,凭吊千古雄关。走到小北门下,只见门首“雁门关”三个大字尚存,让人禁不住心生感动。从小北门拾级而上,见东门石刻匾额书有“天险”二字,门上建雁楼,巍然高耸,雄伟壮观。关外坡陡道弯,左右边墙雉碟,烽墩壕堑,屹然耸峙于危峦绝之巅。关门外有石砌兵营房一排,石制旗杆一副,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郁郁古青松数株。
走下山去,踏踏难以站稳脚跟的古隘道,才知此关之陡峭险峻;迈进关门洞,摸摸青石条上的深深辙印,更觉昔日车辚辚、马萧萧的铁关雄风;来到石砌营房,看看残存的喂马槽、拴马桩,似乎还能闻到当年的马粪味,听到战马阵阵嘶鸣声,感觉到人畜相杂的热腾腾的气息。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昨夜里,今天醒来当还在沉梦中,今兮古兮,一时倒也难辨清晰。
杨晓龙说,雁门关古名北陵、西陉关,春秋战国称勾注塞,南北朝设东、西陉,唐宋以降,则沿用雁门关至今。雁门关的沧桑则尽显于现在的古关门、关道、长城、要塞。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大致成型于战国秦汉,发展于魏晋隋唐,完备于宋元明清,计有“两关四口三城六寨十八险隘十二联城三十九堡”。两关指东陉关、西陉关,四口为南口、广武隘口、太和岭口和白草口,三城是北新旧广武城和南代州城,六寨包括雁门寨、西陉寨、胡峪寨、阳武寨、崞阳寨、茹越寨,十八隘指东起平型关、西到宁武关的长城沿线十八处隘口,十二联城和三十九堡则为依托代州城,在其周围构筑的庞大纵深防御体系。由此以来,雁门关地跨三州十八县,纵横方圆数百里,其规模气势在全国当首屈一指。古人有联赞誉雁门关:“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确是恰如其分。
其实,天下九塞大都灰飞烟灭,唯雁门关雄姿依旧。战国时期,赵襄子设宴杀代王取其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败林胡、楼烦和东胡,秦代扶苏和大将军蒙恬镇守雁门关,汉刘邦出雁门北上白登山追击匈奴、鲜卑,隋唐抗击突厥,宋将守边关,明朝阻瓦剌,直至近现代的火烧阳明堡飞机场和雁门关伏击战等,先后发生过战争200多次,造就了李牧、李广、薛仁贵、郭子仪、李克用、杨业等名将无数。此外,雁门关还演义了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木兰从军、胡汉通商,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吟咏,名诗佳作留下无数,雁门关遂成为国力盛衰的晴雨表,雁门文化也因之而蔚为大观。
雁门关不光是代县的骄傲,也是山西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正因如此,在人民大会堂山西厅,如今就悬挂着雁门金秋雄姿的巨幅画屏。但见画屏上万里长城绵延于勾注山之上,千年名关耸立于险峰峻岭之中,红叶辉映,层林尽染,好一幅边塞名关雄风图。
走下雁门关,我们又来到广武城,古时此处与雁门关遥相呼应,互为依托,共同防御来犯之敌。广武城保存完整,敦厚朴实,四门洞开,村民安住城里,生儿育女,耕田锄禾,一派祥瑞。我们徜徉街坊,看赶马车的老汉甩鞭吆喝,听小巷深处的金莲老太呼儿唤孙,瞧土墙土门土顶的土房,观古城墙上硕大无朋的歪脖古树,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是腥风血雨的古战场。在这样的古关城堡里走上一遭,那比游北京故宫还别有风味。
据了解,像广武城这样的边城古堡,在雁门关周围还有多处,与以古军事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互为依托,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军事防御体系,为当今旅游产业的蔚为大观。遗憾的是,一些古堡旧城在行政规划上归属了相临之县,给古军事旅游圈的形成带来诸多不便。这也许是古城代县的一厢情愿,不过古代军事要塞的地域理念,是应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的重要依据。
忠烈名将出杨府
在代县,无论是与人交谈,考察城内古迹,还是走访雁门名关,随处可听到不少杨家将的感人故事,随处可见散布在县境内各处的杨家将遗存,更激发了凭吊拜谒北宋御边名将杨业满门英烈宗祭之地的渴望。于是,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几人就驱车直奔杨家将的宗庙而去。
出代县城沿京原公路东行20公里,便见路北有一座高大的牌楼,上书“天波杨府”四个大字。牌楼向北行不到2公里也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看守祠堂的是杨家将第38世孙杨鹏远、杨建远,还有第37世孙杨茂芬,年龄都在六七十岁,说起杨家将的故事,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老人的导引下,我们从容参观。只见祠堂坐北向南,祠门前有一双耸入云天的旗杆,两棵冠可遮天的粗大古槐,对面的三间古戏台上写着“颂德楼”字样,是专为祭祀杨家列祖列宗修建的。祠门前的台阶下还有一对石狮,雄居左右。老人说,那不叫狮,而叫吼,为的是诅咒战争,祈求平安,“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就是这么吼出来的。战为了和,和不忘战,名将之门的石吼,给人们留下无限沉思,无尽启迪。
杨忠武祠的正门面阔三间,每间廊檐下悬挂一块横匾,中间是“奕世将略”,东西两边分别为“一堂忠义”、“三晋良将”。正中门楣上悬挂着盘龙蓝底金字竖匾“忠武祠”。据说,当年杨业战死陈家谷狼村后,宋太宗追赠杨业为太尉,谥“忠武”,杨家后代就以此题其祠名。祠内抄录了北宋皇帝关于杨家的诰敕10篇,其中有《赠杨业太尉中书令》、《加封杨延郎开国公》等。前院正北是三间过殿,中间门楣上有“气作山河”巨幅横匾。殿内陈列着皇帝出巡时的全副銮驾,据说是杨大郎在皇帝遭困替主殉难后,宋王感念其忠勇而特赐的。
穿过过殿,进入后院,迎面是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高2尺许,状似山形,正面有石佛两尊,前立仙鹤,北面刻鹿,蹄迹遍布石上,蹄下水花飞溅。老人说,这叫“鹿蹄石”,鹿蹄涧村名就是由此而来。相传,杨家将第十四世孙杨友,身经百战,屡建战功,被皇帝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奉命镇守代州、坚州,屯兵于代州东留属村。元至元十六年的一天,他和弟弟杨山出外打猎,发现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向山下跑去,两人穷追不舍,杨友搭箭便射,梅花鹿带箭而逃,跑到此处隐于地下。杨友命人挖地三尺而得此石,认为是上天赐给杨家的神石,便在此定居下来,并奉旨修建了杨家祠堂,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据传也罢,演义也好,几百年中生生不断其颂扬弘道,几百年中香火相承于顶礼膜拜,足见人们对杨家将是多么的崇敬爱戴。
忠武祠后院正殿5大间,前檐设廊,中间廊柱上垂挂一副对联,上联为“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三军称无敌”;下联是“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专城”。殿内靠墙筑供台,台上神龛里供奉着杨业、佘太君塑像,八子彩塑分列两边。东西南三面塑的是杨家历代名将,个个栩栩如生,气宇轩昂。院内东西厢房内墙壁上绘着杨家将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壁画,中间台基上塑着杨门女将全身塑像,有杨门八子的妻子,有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还有八姐、九妹和烧火丫头杨排凤,人们在此尽可一睹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
几代英烈集于一祠,不免有些压抑,有些沉重,不是吗,分开来,哪个英灵都能带出一段壮烈的历史故事,哪个名将业绩都会令天地动容。比之晋南众多的名门官邸,晋商府第,杨忠武祠更多的是忠义,更多的是仁勇,更多的是爱国热血。在这样的宗祠里走一走,不由会心潮澎湃,豪气冲天。
走出杨忠武祠,我们又来到距此不远的七郎墓。守墓人是白胡子老头高九喜,讲起七郎的传奇故事,真是声情并茂,动人心扉。他说,雍熙三年,宋三路出师攻辽,西路潘美为元帅,杨业为先行。潘美私通辽国,欲设计陷害杨业父子。当杨业父子被困陈家谷后,七郎杀开血路,星夜赶回代州搬兵。潘美拒不发兵,却与子潘龙、潘虎密谋,用药酒灌醉七郎,绑上花椒树,命兵士毒箭射杀。杨业见援兵不到,率将士力战,终因寡不敌众,士卒殆尽,杨业斩杀辽兵数人后,中箭被俘,绝食三日,壮烈殉国。
一代名将,满门忠烈。雁门古风,千秋传颂。名将为国而生,忠烈为国而亡,人们口碑相传,感天动地,杨家英烈虽死犹生。自古英雄以国为荣,爱国精神,人人敬慕,杨家忠武永世长存。
几天来,行走在代县古城边靖楼下,寻觅于关塞雁门故道上,伫足于松冠蔽日的杨忠祠里,无时不让人沉浸在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慨之中,无时不让人喷涌起昂扬澎湃的爱国情怀。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作者:《人民日报》社驻安徽记者站站长)
丰富鲜美代州菜
李培根
一
从雁北盆地一直到内蒙草原,一提起雁门关内的代县,好多人都把代县叫作“菜代州”,并且都能有眉有眼地说出一两例代州菜的好处。可见代州菜在最辉煌的年代曾惠及过多少口里口外人,以至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的后人还念念不忘。
说起代州菜,人们都知道代州的菜多,代州的菜好吃,可究竟怎么个多,怎么个好法,多数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要细说代州菜,可以说出很多独特之处,但丰富与精致则是它的最大特点。
首先是鲜菜的品种丰富,吃菜的方法别致多样。
早春时节,当山里和坡弯里的人还蹲在照壁下晒太阳时,代县菜农就开始了蔬菜的生产。在春寒料峭地冻未解的情形下,他们巧妙地利用热弯子、大墙下等暖湿地形生产出一大批绿叶类蔬菜,给久经寒冬的代县人带来一脉生机。这时的代县人大多是以吃生腌鲜菜为主。什么生腌小葱、生腌菠菜、生腌韭菜、生腌小白菜、生腌水萝卜……,只要早春出产的蔬菜都可生腌着吃。吃生腌蔬菜既能感受蔬菜的新鲜,又不破坏蔬菜的营养价值,可谓既科学又受用。生腌蔬菜讲究得就是一个鲜字和一个嫩字,晒蔫的菜或老帮老叶是决不能用来生腌的,只有用鲜的、嫩的腌出来才地道。因此每天一大早,当菜农把还带着露水、嫩油油水灵灵的鲜菜担上市场时,在吃菜上大有讲究的代州城人就会早早迎上去,买上三分钱的白菜二分钱的葱,乐丝丝地带回去受用。主妇们接到菜后,会细心地洗净切细,拌上精盐腌够成色,然后再滴几点香油挑拌均匀,盛在几个精致的小瓷碟内,往早餐桌上一端,哇!你看那腌小葱嫩绿滴翠、腌水萝卜红白相间,那新鲜兹美的味道别说吃,刚闻一闻就引得人直流口水。无怪乎尝过代州菜的关外人回去以后到处宣扬:“代州菜香死人,鲜菜切得细整整,萝卜两头还抹点红!””
到夏季,代县的新鲜蔬菜便逐渐丰富起来。先是热湾子里抢先上市的西葫芦、紫茄子,接着就是大批量的四月鲜、西红柿、青椒、黄瓜、茴子白、芹菜、莴笋、君答菜……,多种多样的蔬菜任人们想着法子做、换着式样吃。特别是西葫芦、茄子刚开园时,人们用代县特产的茉茉花炒出诱人的香味来,用西葫芦或茄子做一锅热腾腾的搁锅面,那香啊!就连平时最厌食的人也会吃个肚皮滚圆。
到了秋天,成熟而丰盛的秋菜就成了代县人饭桌上的主角。这时候圆滚滚的秋豆角、金黄色的大金瓜、甜盈盈的“十棱瓣”、沙篷蓬的秋山药、红彤彤的尖辣椒便会走进城乡的每一户人家。代县人把瓜菜在大锅里蒸熟叫馏,馏熟的瓜菜既新鲜又可口,什么馏窝瓜、馏山药、馏豆角、馏嫩玉米……,地里熟的结实,锅里馏丰盛,直吃大人小孩肚滚肠圆,香嗝满街。特别是传统的豆角、山药熬金瓜,吃在嘴里又香又绵,回味无穷。直引得相邻的崞县人戚戚地唱叹:菜代州,糠崞县,宁去代州吃菜,不在崞县吃糠!
冬季,代县和北方的大多数地方一样,进入蔬菜的淡季,冬储大白菜、萝卜、山药之类便唱了主角。对其他地方来说,这是一年中吃菜最单调的季节。而对代县人来说,这恰是最繁忙最丰盛的季节。每到此时,对各种蔬菜进行巧妙的酱、泡和腌制,并制作出品种繁多、花色多样的酱、腌小菜来,就成了代县之所以成为菜代州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了。
二
因代县地处塞上高原,在八十年代以前,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是不能生产新鲜蔬菜的。对无菜不能吃饭的代县人来说,每年冬春,除了食用一些白菜萝卜等冬贮菜外,还需要大量的腌制小菜来佐食。因此,对蔬菜的酱、腌制作就成了代县每家每户入冬以后的必修课。每到初冬,各家各户便想方设法把大量的萝卜、芥菜、苛蓝、洋山药、嘟噜子以及茴子白、萝卜的根、茎、叶收集起来,带回家中,分类整理进行腌制。每到此时,从城镇到乡村,村村都成了腌菜厂,户户都变成小作坊。傍晚时分,静耳注听,各家各户的剁菜声此起彼伏,咚咚、嚓嚓响成一片,场景之盛,令人甚叹。每到这时候,也是勤劳而聪明的代县妇女充分展示智慧和才干的时候。她们熟练地应用传统腌制经验并发挥个人的想象不断创新,能把简单的蔬菜腌制出上百种花色别样、风味各异的精致小菜来。
代县的腌制小菜大致可分四大类。第一类是腌酸菜类,代县叫腌黄菜。就是把白萝卜缨或芥菜缨、茴子白叶等叶类煮熟切碎,拌上粗盐,放进缸里发酵待用。这类腌菜在代县分布最广,从城镇到乡村、从平川到山区,家家都制、户户都腌。腌制量也最大,人少的人家腌一大缸,人多的人家要腌两三大缸。这种腌菜可当馅儿包着吃、也可和着山药丝蒸熟拌着主食吃;在菜区,人们把它当调节口味的小菜吃,而在大多数庄户人家,它不仅是平日里仅次于白菜、萝卜的家常菜,而且在粮荒年代是可陪伴人们安全渡过饥荒的救命菜。
第二类是酱腌类,也就是酱菜,代县人叫咸菜。它在代县的分布也非常普遍,除少数没有萝卜或买不起黑酱的人家外,基本是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可以酱腌的品种很多,什么酱萝卜、酱苛蓝、酱黄瓜、酱豆角、酱长山药、酱芥菜圪塔……,只要地里能长出来的妇女们就能酱腌出一道美味的小菜来。由于是以家庭为单元腌制,而且各家传统手法不同,因此腌出来的酱菜风格别异、味道千奇。关于酱菜的味道,代县人认为是由门风决定的,说门风正的人家腌出的酱菜味道正、吃起来香;门风不正的人家腌出的酱菜来味道不正、甚至是臭菜。因此,村里谁家酱菜的味道不好,这家人就特尴尬;而腌出好酱菜的人家,就特风光,连老师让学生着菜都直往这些人家跑。
第三类是泡菜类,代县人把泡菜叫瓮儿菜,如瓮儿白菜、瓮儿萝卜,而泡茴子白则称为“懒腌菜”。其实无论是“瓮儿”还是“懒腌”,都用的是泡菜的方法。这样腌制出来的小菜菜质新鲜、口味清爽,是代县人初冬时节佐食的首选菜。用类似方法,一些上讲究的人家还把当地的嘟噜子、洋山药、白皮蒜等稀有蔬菜加上糖、醋等佐料,腌制成风味独特的糖醋小菜----代县人称之为细菜,专等贵客上门时一起享用。
第四类是干腌类。把瓮儿过或者酱过的萝卜、苛蓝之类晒干制作的菜叫干咸菜和坛子菜。这类菜当时不食用,是贮在坛子里供日后慢慢食用的。这种菜经多年储存不会变坏,有些厚成人家一直贮存十几年,颜色都变成黑色,但不霉不烂,吃起来仍味正口爽。不过,最能代表代县干腌菜特色的还数搅醋丝了。搅醋丝的腌制十分繁琐。首先要选优质白萝卜均匀切丝,然后入瓮发酵,待发酵后捞出摊开晾晒,晒干以后再喷陈醋、拌香料,等充分入味了,放入锅中慢火蒸腾,直蒸的红油油、亮晶晶,连老人老汉嚼起来时都不费劲时,就成功了。制成的搅醋丝代县人平时不怎么吃,大多数人在春夏之交与小葱、黄瓜之类鲜菜拌着吃。不过,由于这种干菜易贮存、易携带,因此它更大的功用就是供出远门的人们带着吃的。我想,古代州人在随军征战漠北或经商走口外时,身边一定会带足家乡的这种美菜的。
如此品种繁多、色味别样的腌制小菜已经够让人眼花缭乱、接应不暇了,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还不是代州菜所以精彩的全部内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代县人在食用小菜前对小菜的精心加工和别致装点。其加工之精细、装饰之精致,可以说在全国绝无仅有!代县妇女切小菜不是说把小菜随便切碎盛在盘里就算了事,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艺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精心经营。每天早上起来,代县主妇清洁好房间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捞菜切菜。首先是选菜,今天吃什么菜,吃多少样,主妇们会根据当天主食的搭配需要、人多人少、有无客人等要求,选择出今天要吃的品种来。普通人家日常最少也要切四样菜,有客人时要切六样或八样。而上讲究的人家平时就要切六七样,有客人时会更丰盛。把选好的菜切好切细,这是每一个地道的代州主妇特有的基本功,也是衡量一个主妇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切菜的要求很讲究。首先切出的菜来要求丝要细、片要匀,不能七长八短、粗细不一;其次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菜切出不同的形状。例如,酱萝卜要切成细细的丝,而酱黄瓜就要切成薄薄的片,有的菜还要切成花瓣菱形。而且这还不能死搬硬套,要根据今天所选的菜进行巧妙搭配,避免呆板,忌讳千篇一律。具体哪种菜应该切成哪种形状,由主妇灵活掌握。这些听起来试乎很难,但地道的代县主妇每天都会用灵巧的手把它做得完美无缺。把切好的菜装进菜碟,这更是一道很上讲究也很见功夫的工序。首先是要把菜碟洗净备好----普通人家平日备四个粗瓷大碟,招待客人时就会备六七个细瓷小碟;而买卖人家或上讲究的人家平日就会备六七个细瓷小碟。摆好碟后,主妇们就小心翼翼地把切好的菜整整齐齐地码进盘里。手巧的女人会细心地码、轻巧地摆,把菜拢得圆圆的、尖尖的,装在盘里就象一尊精巧玲珑的小尖塔。把所有切好的菜都码进碟里后,主妇们就会把家家必备的方形或长方形木盘擦抹干净,然后把装好的菜碟按小菜花色与品种和谐搭配的原则整整齐齐地摆进盘里,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菜上滴几点香油,使整盘菜不仅显得丰盛精致,而且清香四溢,让人观而开胃、闻而生津。面对这样一盘代州小菜,古人是怎样感叹的,我们都没见过。但让当代代县人亲身见闻的是六十年代,一位下乡的省城大干部到一户普通老乡家里吃派饭,当整洁而丰盛的菜盘摆在客人面前时,竟把这位广经多见的大人物给镇住了,半天不敢下箸,因为面对如此精致的小菜他弄不清主人是让他看的还是让他吃的。直至主人再三劝吃,他仍不忍下箸。事后,他逢人便感叹:“菜代州真是名不虚传!”这事传开,一时让所有的代县人都感到骄傲无比。
三
看到这里,在惊诧和赞叹之余,也许有人会发问:不就是几样佐食的小菜嘛,代县人有必要下那么大的工夫,搞得那样复杂吗?如果人们对代县人生存的历史环境没有深刻的了解,如果人们对代州菜没有多方位的切身体验,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为过。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了代县人生存的历史环境,并且坐在代县人家的热炕上亲口品尝过代州菜后,我们就会透过那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精心操作,日复一日从不简约的精致菜盘,深切地感受到代县人身上那种积极应世的生活态度和认真对待人生的可贵精神。靠这种精神,代县人在粗粮多细粮少甚至粮荒的年代,充分显示自己的优势,把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从没显露过栖惶与寒参;靠这种精神,代县人每天象上待客人一样上待着家人、上待着自己,使每个人每天都接受着尊重和维护着自尊;靠这种精神,代县人在粗旷的塞上高原每天都精心地打理着生活、打理着自己,使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幸福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希望。这种精神通过生活的滋育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代州人的骨子里,使他们诚实,使他们认真;使他们顽强,使他们自信,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靠这种精神,代县人务农经商、走口外闯天下,把代州人的美德带遍南北,把“菜代州”的美誉传遍天下。代县人也因此感受着世人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欣赏代州菜的丰富与精致,更看重代州人赋于代州菜那些丰富而深厚的精神内涵。
(作者:代县西关人,分子筛厂经理)
千年白仁岩(续)
施福喜 张卫平
2005年是慧远大师庐山圆寂后的1589周年。1600多年前大师离开了白仁岩,1600多年后的今天,白仁岩要迎接这位远游了1600余年的游子。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迎接。这是一次等待了1600余年的回归!再生后的白仁岩深切地呼唤着千里之外的大师!
公元416年农历8月初6日,一代宗师圆寂庐山。据《净土圣贤录》记载,在大师圆寂的前一周,大师仍如往常一样打坐在般若台前,刚刚入定,便看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等诸佛菩萨飘然而至,告诉他说,汝后七日,当生我国。此后大师对侍立两旁的弟子说:“吾始据此,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7日后果然应证其言,端坐入寂。从此农历的8月初6日便成了祭奠大师的一个传统节日。白仁岩也把大师的回归定在了2005年的农历8月初6日。
为了隆重迎接1600多年前的这位故乡贤哲,我和刘福堂、侯俊卿等一行三人远赴庐山迎拜大师。这是故乡人1600多年后的专程前来。是不是因为相隔的时间有些太久太久?是不是心中的向往已经涨满了胸膛?三个人的脚步是如此的急切和匆忙。顾不上看一看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顾不上欣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江南景色,三个人只是不管不顾地向大师奔去。
庐山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麓,北依东林山,南对香炉峰,因位于西林寺之东,故名东林寺。东林寺创建于东晋太元11年,就象白仁岩的创建一样,东林寺也是由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慧远大师亲手创建的。东林寺至唐代达到高峰,寺院占地10000余平方米,藏经万卷,为天下之首。唐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净土信仰始传入东瀛,日本的东林教就将中国东林寺认为其祖庭。东林寺现为中国著名佛教胜地,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西林寺的千佛塔和东林寺的文佛塔高耸入云,遥相对应。还是去拜叩大师吧。需要看的东西太多,需要摄录的东西太多,只要是和大师有关的,他们都想刻入他们永远记忆的光盘。
大师听到了故乡人的脚步吗?大师已经等了1600多年,已经盼望了1600多年。山苍了绿,绿了苍,大师遥望故国山河的眼神已凝化成一个永恒不变的姿势。我们是雁门人,我们是来自大师故乡的人。无需再说什么。有这一句就够了。知客的师傅已读懂了他们眼中急切的渴盼,绕过重重殿宇,将三个人直接带入远公堂。这就是1600多年前大师成就辉煌的地方吗?这就是1600多年前大师与陶渊明、陆静修谈论儒释道的地方吗?宽敞的殿堂里只有大师一个人静静地端坐在那里。“莲花独寻千载后,松柏犹香六朝前。”这就是大师。这就是我们1600多年前的故乡人。一柱香似乎难以表达1600多年的思念。一个头似乎也难以表白故乡人1600多年的仰望。只有默默的长跪在大师脚下似乎才能了切1600多年来的真切渴盼!
在知客师傅的导引下,我们又来到远公塔院。这是大师安睡千年的地方。沉睡中的大师还没有醒来吗?就象安卧在白仁岩旁的大佛一样至今还呼不起来吗?坟头前是千年不变的阿弥陀佛声。在嗡嗡的诵经声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一声熟悉的乡音。左三圈,右三圈。用故乡人特有的方式来祭拜我们1600多年前的伟大先哲!故乡人来看你来了!故乡人来看你来了!在导引师傅的呢喃声中、在香雾缭绕当中,我们恍惚看到了大师1600多年后见到故乡人的欣慰一笑。
就象完成了一件多少年前的渴盼一样,跪拜完大师心灵是这样的平静、安详!这一跪等了多少年?这一拜又梦想了多少回?在2005年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1600多年前大师圆寂的地方,三个故乡人完成了一个千年的梦想。放松心情,让我们沿着大师当年走过的足迹慢慢追寻大师日渐清晰的背影。
大师南下庐山后首先遇到的是他的师兄慧永法师。当时的慧永法师正在庐山的西林寺修行。兵荒马乱中故人的相逢是那样的突然和喜出望外。大师本来还要继续南下,是慧永的挽留,还是清净的庐峰打动了大师的心?大师的偶然一动成就了一个永恒的东林寺。慧永的西林寺就在东林寺的旁边,这两个一道修行的大师就这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相伴了1600余年。西林寺的千佛塔一直注目着东林寺的文佛塔,就像慧永注目着他的师弟慧远一样,并肩而立的大师在庐峰下凝固成一个高高的永恒。从西林寺出来就听到了从东晋时期流过来的虎溪水。溪水叮当。清澈的虎溪水似乎仍在叙述着1600多年前的那个绝世佳话。1600多年前大师与陶渊明、陆静修的哈哈大笑也似乎一直回响在那座古老的石拱桥上。只是虎溪桥后那只护法的老虎跑到宋朝的《三笑图》里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东林寺为了这件事还专门修了一座三笑堂。三笑堂上有一幅对联对此做了精彩的阐述: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进入东林寺有一株古松树十分引人注目。古松树名叫罗汉松,据说是大师建寺时亲手所栽。在寺院后面还有六棵松,据说也是大师所栽。古松树枝繁叶茂,郁郁苍苍。庞大的树冠、伟岸的肢体、裸露的沧桑无不在叙述着一段怎样遥远的历史。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古松树历经1600余年的风雨依然光彩四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白仁岩上古松蔽日。不知大师在栽植这棵罗汉松时是否想到了故国的白仁岩?这棵松是否就是那棵松?大师栽下的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对未来的企盼?抚摸着这棵留有1600多年前大师手温的古树,几个故乡人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
东林寺院内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是那座巨大的莲池。莲花池内就是大师一生向往的圣洁莲花。站在莲花池中的观音菩萨手拈莲花耳听八方,似乎随时准备用手中的莲花驱除世上的苦难。1600多年前莲花池见证了那次伟大的聚会。大师心中种植的那朵莲花也通过这次盛大的聚会而广泛传播。荷叶连连,水波不阑。荷叶上的点点水露是不是大师从1600多年前送来的智慧甘露?神运殿、出木池、译经台、白莲亭……顾不上再看了。寺庙内已响起悠扬的钟鼓声。迎拜大师的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三个故乡人的心此时是否又骤然紧张起来?大师要回家了。大师要回家了!
1600多年的等待,1600多年的迎接,此时就凝结于这历史的一瞬!
悦耳的诵经声中,那个名叫刘福堂的故乡人长跪在大师脚下。我们想象不到此时刘先生内心究竟涌动的是种怎样的情感,是大愿实现前的激动?是等待了1600多年的感慨?是无数难以表白难以言语苦楚的突然涌现?一瞬间很短似乎又很漫长。为了这一瞬等待了多少年?为了这一瞬吃了多少罪?为了这一瞬蒙受了多少无奈和不理解?是不是想起了开工时的东奔西波?是不是想起了那几十个牵肠挂肚辗转反侧的慢慢长夜?似乎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想。当刘先生从大安法师手中接过那浸润着大师情感的一坯黄土时,刘先生肯定感到了一种告慰、一种平静、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实现自己多少年梦想时的美满和幸福。
回家吧,大师。回家吧,大师。看一看你1600多年前修行过的白仁岩。看一看故乡人为你修葺的家! 2005年农历8月初6日。这是白仁岩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盛装的白仁岩准备迎接远游了1600余年的游子。
省、市、县有关领导来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教授来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根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怡学法师、大安法师等来自北京、江西、太原、杭州、宜昌等名刹的高僧大德来了。欧洲华人联合会派来的代表陆唯华先生来了。四邻八乡的近万名男女老幼信众来了。
佛乐袅袅,法号声声。
慧远大师这位1600多年前的故乡贤哲,在看到故乡人以如此隆重的礼仪迎接他时,不知内心会作何感想?白仁岩上耸立起一座高洁的远公塔。远公塔就像高高站立着的大师,那么深情、那么慈祥、那么专注地凝望着故乡的山山水水。……
据有关人士介绍,白仁岩建设只是完成了一、二期工程。还有更为宏伟的三期、四期工程。听说白仁岩寺后170余米高的慧远大师雕像已完成图纸设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地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白仁岩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秀丽!我们等待着……(全文完)
(作者:中共代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管理处代处长)
辉映下的璞玉
刘凯
遐迩闻名的代州古城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距它十里之遥的古城,原系战国时越国的故城——广武。这座城在历史上也曾名扬华夏,是一块珍贵的碧玉。就在这珠联璧合东西两城相互辉蚋下,显现出一座小的村庄——七里铺。可能因距代州城七里并筑有堡墙的缘故,七里铺的原名叫七里堡。始建于宋朝,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就象一块璞玉浑金,经过世人的琢磨与提炼,慢慢地会闪耀于世,发扬光大。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从近几年村民发现的新石器时的遗物——石刀、石斧看,可以肯定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
七里铺村不仅村子位于两城之间,而且村子又坐落在七里河与滹沱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也就是七里河之西,沱河之阳。这里早先白杨穿天,古松挺拔,密密麻麻,层层迭迭,村庄被一片绿色包围。
辉映下的璞玉七里铺,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翻开七里铺村的历史,这里早先是一个驿站,有驿站便有驿路,往北三十余里一条古道直达雁门关,东西通衢曲曲折折贯通代、崞、忻三县。
再看一下这里的历史人文环境原貌,代州古城的庵观寺庙星罗棋布,共有48座,而辉煌映下的璞玉也不甘示弱落伍,小小的村庄竟有五座庙宇。这里的基本特征是一台、一龟、一兵洞,河东河西两名坟,三地吊着三品钟,四座庙宇围住村,当村庙藏五条龙。
一台就是烽火台。位于村东七里河畔,村民在这一带劳作,或在沙滩散步,偶而会拾到或用脚踩到生了锈的箭镞。可想而知,七里铺村是古代的战场,这里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识前朝”的真实写照。
雁门关山二百战,具史料记载攻打代州城的战争就多达十余次,难道近在咫尺的小村就不受其影响吗?这座烽火台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
后晋天福九年(944)正月丙子契丹入雁门,围忻、代。九月,代州刺史白文珂破契丹于七里烽(今代县西七里),斩首万余,生擒将校七十余。《雁门关志》。
还有明崇(1644)二月乙亥,李自成义军攻打代州,总兵官周遇吉力战,食尽,退守宁武关《明史·周遇吉传》。因此,辉映下的小村便留下了闯王大战七里河的千古绝唱。在平田整地的年代,在七里河的附近,曾挖出过成堆成堆的尸骨。传说周遇吉在七里河大战了三天三夜,士兵因缺乏烧火用柴,曾拆毁了百林寺院的部分建筑。
七里铺这山野小村,它紧挨着名关,偎依着名城,埋葬过将克用,同时村里也曾出现过显赫一时的名人。刘迁系七里铺人,代州前明参将,“清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二十五日,起兵反清,率兵万余人,攻打代州城,破东关。”《贰臣传》以上一桩桩,一件件足以说明雁门文化辉映下的小村,它应该成为代县的一个名村。
七里铺啊——古代的战场,烽火台传出了战争的信息,河畔处响起了争鸣的鼓击,森林边奋起了战马的蹄急,刀光剑影,旌旗闪烁,血雨腥风,急促的号角冲破了飞扬的烟尘。
时如逝水,七里河水流逝了当年的刀光剑影,烽火台处停息了昔日的鼓角争鸣,西去的滹沱河流淘尽了风流人物。
在烽火台东边的不远处,耸立着一座古庙——老爷庙,因庙宇建在古道边,代州城至崞县东来西往的人马车辆络绎不绝。有人口渴了,进庙去喝口茶,所以老爷庙又名茶房庙。这座庙建筑宏伟,从东朝西,山门前蹲有两尊石狮,迈入山门,关公大殿中的顶楣悬一大的木器厂匾,上书四个大字“伏魔大帝”。大殿楹柱上悬挂一副对板,上联刻写“三人三姓三结义”,下联刻写“一君一臣一圣人”。在暖阁里面的神台上,塑有金脸黑须的关羽坐像。在暖阁外部的顶端处又悬挂着一个扇形的木匾,上面书写着“大丈夫”三个大字,在神台下面的两侧塑有关平、周仓等人的泥像。大殿的南墙边,摆放着一排很精制的銮驾。
大殿的南北两边建有厢房,北面的两间中有一间立碑碣,另一间塑有马童跟黄膘马,南面厢房塑有马童和赤兔马,塑得栩栩如生。
在关羽的背面塑有韦陀,从韦陀的正前面可进入后院,院内长着一株高不可攀的楸树。后院南北两边是配殿,各有五间,北面其中一间塑得是张仙,南面的一间塑得是药王——孙思邈的泥像。廊房下挂着一口钟,和尚们每天敲钟要接送太阳。与大殿正面对着的是三间后殿,里面塑得是文殊菩萨的泥像。
每逢六月二十四日这天,这里要打庙鼓,来烧香的人群络绎不绝,庙里香火缭绕,钟馨交鸣,然后村民打着万人伞隆重地举行送社仪式。当社的四户人家负责收取佃农种老爷庙40亩地的租子及架桥、拆桥等事项。
离寺庙不远处还有一座名坟,经发掘是一座砖砌的拱形墓葬,墓穴内存有大量的积水,水清极了,可见到里面的石椁,因墓内水源不绝,生产队干脆按上水车用它来浇地。经考查此坟埋的人名叫安嘉善,在明朝万历年间曾任两广布政司。
靠村的南面是一座观音庙,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小巧精致,是一座二层小楼,楼下画的是五道将军,楼上塑得是南海观音。
村西是百林寺院,在去寺院的途中,可看到一个硕大无朋的石龟,大约有五六吨重,村里的年轻人在闲睱时,用布蒙着眼去摸这一巨龟,这一游戏双方人是下有赌注的。
离石龟的不远处,便座落着名满华夏的百林寺院,经专家考证,始建于唐朝。据村民讲,传说是唐朝尉迟公监工督造的。
具村里的长者讲,寺院的周围是有围墙的,围墙内除了建筑物,里面的可种地就有20余亩。七里铺全村的耕地面积是2100余亩,而寺院的庙地就占去了1800亩,(从寺院内的地契中查找到的)可想而知,百林寺院的规模有多么宏大。
寺院不但占地广阔,而且养成了好多的车马,车辆是领了龙票的,过雁门关或其它地界都不会打税,车辆畅通无阻。
还是谈一下寺院的建筑群吧!寺院的山门是一座砖切的坐北朝南的拱门,在拱门前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獒蹲坐在门的两侧,在石獒的前面,两株青檀高入云天。
迈入山门,在山门左右两边的殿堂塑有四大天王的泥像,还有更奇特的泥像名曰七手八脚。再往里走,迎面是两株苍劲古老的柏树挺立在过殿的前边,柏树的正后面是三间高大的斗拱过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的坐像。绕过过殿,在过殿的后面,长着一株高大的柏树,柏树的枝权上有好多地方已变得光秃秃的,有的秃枝干脆刺向青天,显得十分的古老、苍凉、悲壮。好象向浮云诉说数不清的风霜岁月。
百林寺的大殿坐北朝南,建筑高大、雄伟、辉煌,是五间二层楼的木结构建筑。楼房上面的瓦有一部分是用琉璃瓦铺成几何图形的。楼脊与稳也都是用琉璃瓦烧制的,稳的高度就有7尺多,可想而知,大殿是有多么的显赫壮观啊!
大殿廊下的两侧左边摆一鼓架,上边架一只大鼓,鼓的直径约一米有余,右侧的木架上悬挂着一口古钟,敲一下钏声悠扬,不绝于耳。
耳主大殿,正面五间大殿的神台上,仅塑三尊佛像,据村民讲塑得是如来三世的佛像。塑得形神兼备,独具匠心,在佛像泥塑中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在神台的东西两边各塑有一尊站殿的神像。
对于整个百林寺院的塑像,早年中央曾派专家进行过评审,对其塑造的精湛技艺,一致赞不绝口,深受好评。
其次,在大殿的西墙上,留有一副珍贵的墨画,画得是人物肖像。画中人两眼直瞪,面目凶狠,貌若沙僧。寥寥几笔画得神情并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画是用一竺画下来的,线条粗犷,笔力浑厚,真可谓是鬼斧神工。
据住庙的和尚陈述,此画出自一名进京赶考落弟的陕西举子之手,很可能是因怀才不遇,名落孙山之后的悲愤之作,是一件珍贵的墨宝。
殿内东侧筑楼梯可上到二层,二层楼房的地面都是用木板铺成的。
在大殿的西南面是关公殿,里面塑得是一组关羽等人站立的群像。在殿的前面挺立着两株古柏,那枯朽的树枝仿佛向人们讲述这里的沧桑岁月。
壮哉!代县有八大景观,而雁门文化辉映下的小村竟然占有两观:其一,滹沱新涨。其二,晋陵古原形。我并显而易见有意挎在这里的一松六柏,它得确可以与晋祠的周柏唐槐媲美!
距百林寺正北约二百米的地方,名曰疙蛋儿地,地下曾发现一个藏珍洞穴,洞是用刘秀砖砌成的,洞里面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小洞,简直就是一座地下的迷宫。洞内疫有放灯盏的地方,而且可以看出灯熏火类的痕迹。有人说这是沧海横流的年代,寺院和尚藏央的地方,后经考察认为是打仗藏珍的去处。
村的北面就是晋陵啦!
晋陵围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30亩。坟场内建有宗庙,庙内塑有四尊塑像,其中还有晋王义子的塑料像。
在晋王庙的不远处呈现出一座又高又大的古冢,这就是名声远扬的晋王坟,坟高约十余米,周长有60余米,这位一代枭雄距今在这里长眠了整整1098年。
因平田整地的缘故,土冢不见了,只剩下了一座石砌的园形的地下古冢。
刚发掘开时,古冢内存满了大量的积水,可能有泉眼吧,生产队按上舞水机,用它来灌溉田地。
最后要写的就是当村庙藏一条龙,村当中的庙叫龙王庙,坐北朝南与戏台相对,这三间大殿神台上的中间塑的是菩萨的坐像,在菩萨的左右两边塑得是四海龙王的神像。在菩萨的正前面供奉的是一位木雕的龙王,在神台下面的东西两侧各塑有站着的神像,这六尊神像是:雷公、闪电、风神、雨神与量天尺等。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龇牙咧嘴,让人十分敬畏。每逢大旱之年,村民便抬着森雕的龙王,虔诚而隆重地去祈求甘雨。
在殿内的一侧,还摆着一副很精致的銮架。
在庙院的东边建有一座精巧的二层小楼,楼内挂着一口一米多高的大钟,每当定夜或打更时分,就有专人鸣钟。
现在五庙失去了三庙,在文革初期,破四旧的岁月里又毁去了百林寺院与老爷庙。这是历史的遗憾,文物资源虽然是不可再生的,但我们应该拭去历史的泥沙,让世人了解这颗雁门文化辉煌映下的璞玉。在雁门关景区将要打造成中国边塞古战场旅游区的今天,我们绝不能沧海遗珠,要发掘新的景点,延续历史的文脉,让世人更加了解雁门文化浑厚的历史底蕴。
(作者: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