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驰名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向晚二首 一九七八年春
一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二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近日颇有归国之想,傍晚于林中散步成此二绝。
再吟二绝
一
却话当年感不禁,曾悲万马一时瘖。
如今齐向春郊骋,我亦深怀并辔心。
二
海外空能怀故国,人间何处有知音。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写成前二诗后不久,偶接国内友人来信,提及今日教育界之情势大好,读之极感振奋,因用前二诗韵再吟二绝。
绝句三首 一九七九年春
一
五年三度赋还乡,依旧归来喜欲狂。
榆叶梅红杨柳绿,今番好是值春光。
二
古城认取旧游痕,花下徘徊感客魂。
风雨流年三十载,树犹如此我何言。
三
登临重上翠微巅,一塔遥天认玉泉。
都是儿时旧游地,人间不返是华年。
赠旧日师友绝句选
曹桓武学长
回首光阴似水东,饮酣犹有气如虹。
当筵一曲秋声赋,潇洒情怀想醉翁。
房凤敏学姊
曲中折柳故园情,喜听歌喉似旧清。
更谱新声翻水调,相思千里月华明。
刘在昭学姊
几回风雨忆联床,卅载思君天一方。
纵改鬓华心未改,平生知己此情长。
纪游绝句九首旅途口占(选四)
一
早岁爱诗如有癖,老游山水兴偏狂。
平生心愿今朝足,来向成都谒草堂。
二
少陵曾与鸬鹚约,一日须来一百回。
若使诗人今尚在,此身愿化鸬鹚来。
三
接天初睹大江流,何幸余年有壮游。
此去为贪三峡美,不辞终日立船头。
四
舟入夔门思杜老,独吟秋兴对江风。
巫山不改青青色,屹立诗魂万古雄。
五律三章奉酬周汝昌先生(选一)
周汝昌先生以新着《恭王府考》见赠。府为昔日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旧游之地,周君来函索诗,因赋五律三章奉酬。
长忆读书处,朱门旧邸存。
天香题小院,多福榜高轩。
慷慨歌燕市,沦亡有泪痕。
平生哀乐事,今日与谁论。
赠俞平伯教授
白发犹能写妙词,曲园家学仰名师。
人间小劫沧桑变,喜见风仪似旧时。
为加拿大邮政罢工作
自叹天涯老,无从解客怀。
每伤知己别,惟冀远书来。
锦鲤沉何处,青禽使竟乖。
祇应明月下,长是立空阶。
昆明旅游绝句选
滇 池
鹏飞九万高风远,水击三千绝世姿。
曾读蒙庄劳想象,几疑滇海即天池。
缥缈楼
太华山头缥缈楼,云烟都向望中收。
层檐一角斜阳晚,红绽茶花古寺幽。
石 林
人生何短世何长,太古茫茫接大荒。
海水纵枯石未烂,两间留此证沧桑。
旅游有怀诗圣赋五律六章(选四)
游曲阜
曾叹儒冠误,当年杜少陵。
致君空有愿,尧舜竟无凭。
毁誉从翻覆,诗书几废兴。
今朝过曲阜,百感自填膺。
登泰山
髫年吟望岳,久仰岱宗高。
策杖攀千级,乘风上九霄。
众山供远目,万壑听松涛。
绝顶怀诗圣,登临未惮劳。
游济南
历下名亭古,佳联世共传。
因兹怀杜老,到此诵诗篇。
海右多名士,人间重后贤。
词中辛李在,灵秀郁山川。
游巩县杜甫故居
巩洛中州地,诗人故里存。
千年窑洞古,三架土峰尊。
东泗余流水,南瑶有旧村。
山川一何幸,孕此少陵魂。
为茶花作
记得花开好,曾经斗雪霜。
坚贞原自诩,剪伐定堪伤。
雨夕风晨里,苔阶石径旁。
未甘憔悴尽,一朵尚留芳。
挽夏承焘先生二绝
一
词林大业忆强村,开继宗风一代尊。
西子湖边留教泽,永嘉山水与招魂。
二
先生高弟吾知友,每话师恩感旧深。
一夕大星沉不起,沧波隔海最伤心。
友人潘琦君女士亦为永嘉人,曾从先生受学,现为台湾著名散文家,写有怀念夏先生之文字多篇。
《灵溪词说》书成,口占一绝
庄惠濠梁俞氏琴,人间难得是知音。
潺湲一脉灵溪水,要共词心证古今。
樊城秋晚风雨中喜见早梅
天涯木落正凄然,况值寒风冻雨天。
忽见嫣红三四点,喜他梅蕊报春先。
纪 梦
峭壁千帆傍水涯,空堂阒寂见群葩。
不须浇灌偏能活,一朵仙人掌上花。
金 晖
晚霞秋水碧天长,满眼金晖爱夕阳。
不向西风怨摇落,好花原有四时香。
温哥华花期将届,而我即将远行,颇以为憾。然此去东部亦应正值花开,因占二绝自解
一
居卜樊城是我家,年年远去负芳华。
今春又近花开日,一样行期未许赊。
二
久惯生涯似转蓬,去留得失等飘风。
此行喜有春相伴,一路看花到海东。
南开校园马蹄湖内徧植荷花,素所深爱,深秋摇落,偶经湖畔,口占一绝
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七绝三首赠冯其庸先生
一
威州高会记相逢,三绝清才始识公。
妙手丹青蒙绘赠,朱藤数笔见高风。
宽堂冯其庸先生与余初识于一九七八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所主办之国际红楼梦会议中。冯公对红学之研究固早为当世所共仰,而在会议期中冯公更曾以其亲笔所绘之紫藤一幅相惠赠,于是始识其诗书画三绝之妙诣。
二
研红当代仰宗师,早岁艰辛世莫知。
惠我佳篇时展读,秋风一集耐人思。
一九九三年冬又得与冯公在北京再度相晤,冯公复以其大着多种相赠。其中《秋风集•往事回忆》一文,曾备叙其早年生活之艰苦,而冯公能有今日多方面之成就,则其资秉之高、用力之勤,固可想见矣。
三
一编图影取真经,瀚海流沙写性灵。
七上天山奇志伟,定随玄奘史留名。
二○○一年返国与冯公又得相晤,冯公又以其近日在上海展出之《冯其庸发现考实玄奘取经路线暨大西部图影集》一册相示,既叹其七上天山之探奇考古精神之卓伟,更赏其摄影取景之艺术境界之高妙,钦赏之余因写为小诗三首相赠。
妥芬诺Tofino度假纪事绝句十首(选六)二零零四年五月
一
清晓驱车豁远眸,樊城景色望中收。
天蓝水碧山青翠,积雪如银岭上头。
二
穿林过栈觅长滩,登降千阶力欲殚。
蓦听潮音遥入耳,白沙一片涌微澜。
三
不废三余用力勤,同游乐学更耽文。
论诗于我尤成癖,设帐今宵到海滨。
四
逝水流年四十春,空滩觅贝忆前尘。
依然未脱尘羁在,枉说余生伴海云。
五
赁得幽居近小丘,松林遥隔见沙洲。
坐看明月中宵上,一夜涛声挽客留。
六
灵台妙悟许谁知,色相空花总是痴。
翻喜相机通此意,不教留影但留诗。
随席慕蓉女士至内蒙作原乡之旅口占绝句选
一
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
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我家本姓叶赫纳兰,先世原为蒙古土默特族,清初入关,曾祖父在咸、同间曾任佐领,祖父在光绪间任工部员外郎,在西单以西察院胡同原有祖居一所。在二零零二年的一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公文中,曾提出要加强保护四合院的工作,我家祖居原在被保护的名单内,但终被拆迁公司所拆毁。
二
松叶青青桦叶黄,满山树色竞秋光。
采来野果红如玉,味杂酸甜细品尝。
三
身腰犹喜未全衰,能到兴安岭上来。
壁刻幽寻嘎仙洞,千年古史几欢哀。
嘎仙洞壁间有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公元四四三年)刻文,记有中书侍郎李敞等人来此探访拓跋鲜卑先祖发祥地石室之事。“嘎仙”之名或传为追溯祖先之意,或传为游牧民保护神之意。
四
右瞻皓月左朝阳,一片秋原入莽苍。
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
五
皇天后土本非遥,封禅从来礼数高。
谁似牧民心意朴,金秋时节拜敖包。
蒙古草原地势较高之处多建有所谓敖包者,为当地人祭拜天地之所。其源久远,含有先民最初之信仰,被学者称为“宗教上的活化石”。
六
黑山头上旧王宫,砖础犹存伟业空。
酹酒临风一回首,古今都付野云中。
在额尔古纳地区有一座较高之丘陵,人称之为黑山头,其上有古城遗址,今尚可见其础石遗基及零砖断瓦,为成吉思可汗赐封其弟合撒儿之地。
温哥华岛阿莱休闲区登临偶占
一湾碧水几重山,飞鸟冲波意自闲。
不向余生说劳倦,更来高处一凭栏。
病中答友人问行程
敢问花期与雪期,衰年孤旅剩堪悲。
我生久是无家客,羞说行程归不归。
题纳兰《饮水词》绝句三首(选二)
一
混同江水旧知名,千古苍茫几废兴。
休向平生问哀乐,从来心事总难明。
二
经解曾传通志堂,英年早折讵堪伤。
词心独具无人及,一卷长留万古芳。
水龙吟·秋日感怀
满林霜叶红时,殊乡又值秋光晚。征鸿过尽,暮烟沉处,凭高怀远。半世天涯,死生离别,蓬飘梗断。念燕都台峤,悲欢旧梦,韶华逝,如驰电。
一水盈盈清浅。向人间、做成银汉。阋墙兄弟,难缝尺布,古今同叹。血裔千年,亲朋两地,忍教分散。待恩仇泯没,同心共举,把长桥建。
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作
万众悲难抑。记当年、大星殒落,漫天风雪。伫立街头相送处,忍共斯人长诀。况遗恨、跳梁未灭。多少忧劳匡国意,想临终、滴尽心头血。有江海,为呜咽。
而今喜见春风发。扫阴霾、冰凘荡尽,百花红缀。待向忠魂齐献寿,怅望云天寥阔。算只有、姮娥比洁。一世衷怀无私处,仰重霄、万古悬明月。看此际,清光澈。
鹊踏枝·寄梅子台湾
记得当年花烂漫。长日驱车,直欲寻春遍。一自别来时序换,人间几处沧桑变。
又见东风牵柳线。聚首京华,此约何年践。惆怅花前心莫展,一湾水隔天涯远。
鹧鸪天·再寄梅子
老去相逢更几回,人间别久信堪哀。繁花又向天涯发,明月还从海上来。
山断续,水萦回,白云天远动离怀。年年断送韶华尽,谁共伤春酒一杯。
莲菊本色,老骥精神
——叶嘉莹诗词曲联选集编后
易 行
八十九岁风度不减的叶嘉莹教授,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于北京一个古老的世家,自幼诵习诗词,十一岁开始作诗。
一九三九年,十五岁,她就写下像《秋蝶》《对窗前秋竹有感》这样韵味十足的诗:“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到十六岁,她则写出像《咏莲》《咏菊》这样的言志诗:“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不竞繁华日,秋深放最迟。群芳凋落尽,独有傲霜枝。”也许她那时的志向还是朦胧的迷茫的,但她要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做傲霜雪而不凋的“菊”,却是明确的一生不变的本色。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仍是她的“莲”“菊”本色。
一九四八年,二十四岁,婚后随丈夫工作调动,渡海赴台,在一所中学教书,暑期生下了她的女儿。不幸的是,入冬后她的丈夫即以思想问题被捕入狱。次年夏,她所任教之彰化女中自校长以下教员六人又皆因思想问题被拘询,她带着吃奶的女儿也被关押了起来,后虽获释,但带着未满周岁的女儿,茫然四顾,竟已无家可归。在这种情境下,她曾写了一首诗:“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转蓬》)她这时的诗,已不再有闺中少女时那种无愁强说愁的莫名的淡淡的惆怅和哀伤了。她这时所有的是令人窒息的苍凉和悲苦。就这样苦撑苦熬了十年,到一九六一年,她竟萌生了李太白那样的狂放出世之想:“敢学青莲笑孔丘,十年常梦入沧州。头巾何日随风掷,散发披蓑一弄舟。”“眼底青山迥出群,天边白浪雪纷纷。何当了却人间事,从此余生伴海云。”从激愤到臆想弃世而去,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心路历程!
一九六九年,四十五岁,历经沧桑后她辗转来到了加拿大。这一年的秋天,当然与三十年前天真烂漫扑蝶咏竹的秋天迥然不同了。这时的她,已经沉浸在无边的痛苦郁闷之中。所以,她饱含热泪写下了《异国》:“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诗后有注云:“来加拿大之前,有台湾朋友为戏卜流年,卜词有‘时地未明时,佳人水边哭’之言。初未之信,而抵加后之处境与之巧合,故末二句云云。”为了全家的生活,她不得不承担接受了用英语教中国古典诗歌的聘约。这时,她写了一首题为《鹏飞》的小诗:“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直到一九七四年,诗人第一次回国探亲,她的人生才出现“令人兴奋不已”的亮色,她的诗情也从凄婉苍凉转为振奋、欢快、昂扬。这一年她到祖国各地参观,“见闻所及”让她“狂喜”,让她激情难抑。于是她写下也许是她平生最长的一首诗,名为《祖国行长歌》,二百六十六行,一千八百七十八字。这首歌行体长诗开篇这样写道:“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银翼穿云认归京,遥看灯火动乡情,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家人乍见啼还笑,相对苍颜忆年少,登车牵拥邀还家,指点都城夸新貌。”诗风陡然一转,与前迥然不同,感奋、激动、情不自禁,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是“儿童相见不相识”,而是“家人乍见啼还笑”!多么真切,多么生动,多么感人!
总结从赴台到加拿大的人生,诗人曾仰天长叹:“逝尽韶华不可寻,空余天壤蕴悲深。”“回头三十年间事,肠断哀弦感不禁。”(《天壤》)“连日沉阴郁不开,天涯木落亦堪哀。我生久惯凄凉路,一任茫茫海雾来。”(《雾中有作》)因而她遂有了归国之想,写了题为《向晚》的一首诗:“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而且她还写了“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的诗句。此前她想的是“何当了却人间事,从此余生伴海云”,是“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此时,她产生的却是强烈的回国愿望,写的是“书生”虽老但仍存有“报国”之心,是“历尽艰辛愁句在,老来思咏中兴篇。”(《赠旧日师友绝句》)后来她果真遂了还乡愿,并在南开大学创办了研究所,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诗词吟诵的传承而贡献她自己的力量。
在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大型诗词吟唱会上,年近九十的叶嘉莹站在光影流动灿烂辉煌的舞台上,讲述她的人生,吟诵她的诗章,那是一个何等瘦小而又高大光彩照人的身影啊!那是一首首何等辛酸悲苦而又幸福亮丽的诗章啊!谁又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感染呢?所以,吟诵结束后,我们即向叶先生约稿,决定为这位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编辑出版一本线装本诗词集,以表示对她的推崇和敬意。
我则重操“旧业”,在告别线装书局总编辑岗位后,又在书局现任领导曾凡华的支持下重新编起了“中华诗词名家线装诗文集”。因为这套诗文集的篇幅限制,未收叶先生一九七八年以前的诗词。为补此遗珠之憾,便写了这篇《编后》,主要是摘引叶先生早年的诗以便读者参阅。好在叶先生的著述颇丰,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南开大学出版社都有她的文集或专著出版。这本线装诗词曲联集,只是引人入胜的庐山一角,若想纵览“全山”,则可读其系列文集。
(选自《诗刊》“子曰”增刊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