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好,何让忠言不逆耳
“为你好”,本是一颗善良之心的彰显;“为你好”本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话很有道理,“是药三分苦”,越是苦药,它的药力越大,对疾病才会更有治疗的作用。言语也一样,那些阿谀奉承的话,总是会使听者飘飘然,总会使听者消磨了斗志、迷失了自我。而“为你好”的肺腑之言,又似乎总是犀利尖锐。
一代明君李世民,曾经几次想把身边的谏臣魏征斩首,但每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杀,可毕竟李世民是明智的君主。纵观历史长河,有多少君主能像李世民那样听进“逆耳的忠言”?龚自珍英雄出少年,挥笔成章,尽献忠言,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黎民百姓,可终究圣意难测,他只能落得郁郁南归的下场。既然是善良之语,为何又善人无善报?屈原诉尽忠言直到嘶声力竭却无愿得尝,尽管众人皆醉我独醒,却只能遥遥孤望想悲伤,最终只有汨罗江能够成为自己留一身清白的归宿。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宏愿,鲁迅先生穷尽一生的心血只为将所学奉献给国民。在他的笔下多少“忠言”犀利锋芒直指国民的愚昧。从《孔乙己》的悲剧到“祥林嫂”的彷徨,鲁迅“孺子牛”般为国民付出艰辛,却无人能领会鲁迅先生光彩文学背后的的痛楚。他向全国的人民呐喊着“为你好”,可愚昧和麻木冲淡了他笔下的锋芒。
既然说“为你好”需要忠言,为何“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是句永不奉行的空话?为何天子容不得忠臣?朝堂纳不下忠谏?我想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些启示:
山上住着一个老者,老者胡子雪白,但他却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年纪。村里人都很尊敬他,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来找他,请求老者提些忠告。但老者每次都是笑眯眯地说:“我能提些什么忠告呢?”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求他给自己提几点忠告。但老者仍然拒绝了,但年轻人苦苦纠缠。老者无奈,只好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两撮钉子,一种是螺钉,另一种就是直钉。
另外,老者还拿来一把榔头,一把钳子,一个改锥。他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但是由于木条很硬,无论他怎么努力,也钉不进去,结果却把钉子砸弯了,他不得不再换一根钉子。一会儿功夫,老者砸弯了好几根钉子。
最后,老者用钳子夹住钉子,用榔头使劲砸。钉子总算弯弯扭扭地钉到木条里面去了。可是,木条也被钉成了两半。
于是,老者又拿起身边的螺钉、改锥和锤子三样工具,他把钉子轻轻地砸在木板上,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结果没费多大力气,螺钉就钻进木条里了,而且天衣无缝。
而剩余的螺钉,仍是原来的那一撮。
做完这一切,老者指着两块木板笑笑说道:“忠言其实不用逆耳,良药也不用苦口,人们总是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其实都是笨人的办法。硬碰硬又怎样?说忠言的人生气,听忠言的人上火,到最后还伤了彼此的和气,好心变成了驴肝肺,友谊变成了烫手山芋。我活了这么大,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绝不直接给任何人提什么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我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告诉他人我的意见和建议。”
我想这样一个故事可以改变我们的那句常言,为什么“忠言”一定要“逆耳”?
忠言与药不可同类相比。药是用来给身体治病的,药苦但是可以治病;而忠言主治的是人的“心病”,正常人的心理是不喜欢逆耳的忠言的。如果硬是要说忠言是药,那么这种药也是顺耳的比逆耳的更具治愈能力。很多时候,人心就是因为听多了逆耳之言才会更加脆弱,而那些听了顺耳之言的人才具有更加高昂的斗志。
四个多月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明白,在教育事业中每个孩子都不是“李世民”, 他们幼稚无知,自然会弄不清善恶好坏,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也不足为奇,当我们怀着满腔“为你好”的诚心,苦口婆心时,他们却不解好意。我想,我们该想想怎样让“忠言逆耳”变“顺耳”,也许婉转一点,会让关系更融洽;也许真诚一点,会让心灵更温暖;也许智慧一点,会让事情更完美。
教师: 尚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