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近代四大文化家族回顾”访谈录之二:代州冯家:“南林北冯”说到今
受访嘉宾:山西文学院作家、编剧:张卫平
背景:虽然今人暌违已久,但这个姓氏仍在此前三百年间的中国赫赫有名——“南林北冯”——代州冯家,曾以厚重的文名与刚正清廉、诗书传家的家风称誉一时。
近三百年至今,与何家的精英不断、影响直至当代相比,代州冯家虽在明后和清前三代是个科举世族,以后却渐渐式微,到咸丰、同治、光绪这后三朝竟连一个进士也没出来。而咸、同、光正是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由乾隆盛世向下坡路滑行的三个朝代。显然冯家对这种社会巨变没有做好准备。
冯家诗文倾一时
三晋都市报:上一期采访我跟苏华老师谈灵石两渡何家轶事时,也谈到一点代州冯家。您是代县人,古籍出版社又出过一本您编的《代县文化图志》,在您看来,既有“南林北冯”之说,那冯家的影响究竟何在呢?说来惭愧,为做这个采访我查史料翻族谱时,才发现自己还是代州冯家一支的后代。我们这代人及更年轻的人,对族谱、家谱是非常陌生的。这也更激发了我探寻的好奇。
今天代县几家冯姓族人还保存着1933年修撰的《冯氏族谱》。上面记载代县冯氏是明成化年间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迁来戍边的军人,始祖叫冯盛,后来逐渐在雁门繁衍开来,到现在共历二十二世,我是第十九世。从明嘉靖年间出现第一个举人后,原先平民化的家族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折,此后秀才、举人不断,到明末鼎盛,成为雁门乃至中国北方一大文化家族,这一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末。在这几百年里共出“进士十八,举人五十四,贡生七十余,秀才不知凡几”,先后入“翰林者九,内阁者六,六部者十一,都察者五,道政大理光禄者又不知凡几……若外官,则将军一,督抚二,巡抚一,布政四,按察五,盐运三,道台十三,知府同知各十四,治中知州同判州同州判各二十,知县三十八,经历教授学正都教谕训导更不知凡几……”
但在这些“不知凡几”中,清朝进入翰林院的似乎偏少,据朱汝珍所辑《清代翰林名录》,仅五人。中进士,而不得馆选,一般情况下,很难步入高层文官行列,所以冯家做官的以知州知府知县为多,没有进入掌管国家机关的六部充任要职的大官(只有一位礼部尚书)和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张卫平:“南林北冯”是中国现代文史家王瑶所说。林指林则徐林家。“北冯”,就是代州的冯家。不过清中后期冯家虽然名气与影响弱了许多,但仍在清末、民国年间出现了冯曦、冯鹏翥等叱咤一时的人物。尽管冯家涌现的大吏不多,但冯家人的诗文成就还是很大的。方苞评价冯如京的文章 “才清典丽,声韵清刚”,纪晓岚对冯家诗文评价说“文重桐城,诗崇杜甫”,姚鼐为冯家族谱作过序:“非第仕宦贵显也,盖贤哲君子多矣”。冯家在文化史上留名的有冯如京、冯云骧、冯云肖、冯光裕、冯志沂、冯婉琳等一大批。他们的著述如 《秋水集》《滴翠楼诗集》《枕籍室诗钞》等,大多被选入《四库全书》。其中冯婉琳是晚清著名女诗人。
三晋都市报:冯婉琳嫁给了洪洞董家——也是我们将要回顾的山西近代四大文化家族之一——她成了后来名满天下的画家董寿平的祖母。据代县冯家后人说,当年董家过年时,春联都是由冯婉琳拟写的。
也许因为我自己是女人,我尤其对这位祖上的女子感兴趣。这位祖先号雁门女史,父亲冯习三在道光年间有诗名。冯习三有四个女儿,婉琳为三。16岁她嫁给京都名士董文涣(清翰林)为继室。她的著作《佩芸日记》《馌芸室诗草》都很出众。《佩芸日记》原先应该多册,现仅残留四册,在京所记日常琐事、朋友交往、读书习字作诗的感受,也有少量关于农民起义军捻军的资料。在洪洞则记抚育嗣子维城(董寿平之父)、教侄女维芳作诗、礼佛念经、习练书法、看戏、读诗、作诗的情形。还有与代州家中互通音讯的记载,比较难得。她的日记中还记载了在京城居住的三年及1884年在洪洞居住时的气候记录。也许我们可以说,她是当时中国一位民间女气象学家。
官声清正看今昔
张卫平:冯婉琳是冯志沂的堂侄女。后者也是史料记载较多、比较有趣的一位。这位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进士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21岁中进士。他与当时古文家梅曾亮、历史地理家张穆、京都名士董文涣 (冯婉琳的丈夫)以及曾国藩等人常常诗酒酬唱。这人诙谐善饮。同治年间(1865年)捻军直逼寿州,当时负责防守的兵备道冯志沂登上城头,携美酒一巨瓮,墨汁一盂,纸笔书卷若干:“如贼真来,即使不饮酒,不读书,不作字,又能如何?既为一城守土之官,只能与城共存亡,绝不能弃城而遁也。”言罢大笑。他命真好,后来据说连日大雨,捻军缺粮饷,未曾攻城便退。
有人请冯志沂为自己的诗文题跋。他这样题:“读大著五体投地,佩服之至;反复吟诵,不觉毛骨之中,悚出一然。”军中会餐有人问他为何不迎夫人出来,他说:“若出来,诸公皆将逃避也。内子身长一丈,腰大十围,拳如巨钵,赤发黑面,声若驴鸣,哪有不怕之理。”众人大笑。
也是这位冯志沂,作京官二十多年,但颇有清声。他特别喜爱碑帖书画,但外放为官时绝口不提这雅好。曾有属下持宋拓碑帖来,他看也不看,闭着眼睛急命还之。不收也罢了,干嘛不趁机展开鉴赏一番呢?他说:“如此珍品,不见则已,见则不能还。遇珍贵名物,不看尚可以赝品自解,如果属真而精者,我又安忍而不受乎?受则为彼利用,不见吾心不乱,故不如不见为妙。”
三晋都市报:有资料说,他身后只有俸金数两,书数十箱,还是曾国藩捐资才归葬祖茔的。我还看到有个记载说他的一个学生知老师清苦,送来一笔钱,但冯志沂对这学生很痛恨,便掷出门外,演了一出晚清版的“暮夜却金”。因这学生为列强谋划劫焚圆明园,难怪他生气。不知能否确定这学生是龚自珍的长子龚孝琪。《孽海花》里有关于龚孝琪的描写。
如您所说,清末冯家已渐渐式微。民国间冯家比较重要的人物就是冯鹏翥了,我在代县采访时了解到,冯氏族谱就是由他在1933年编撰的,要不是他,我们可能无从追溯代州冯氏的渊源。
张卫平:冯鹏翥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生人,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2期炮兵科。这个学校的第三期学员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将领:白崇禧、张治中、蔡廷锴等。傅作义是第五期学员。冯鹏翥痛恨清廷腐败统治,秘密参加了同盟会,毕业后回山西入军界。
1929年夏季晋绥军扩军后,冯鹏翥和傅作义分别任步兵第八、第九军军长。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与张学良整编西北军和晋军,冯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67师,仍任师长。阎锡山重新上台后免去他的军职,调为虚职。1936年初授陆军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干脆把他的虚职也革去了。在山西不得志,他奔赴大后方,但蒋介石也不用他,后来流落到西康一带潜心研究佛学了。
三晋都市报:代县的冯氏后人对他非常怀念。他们回忆他在家乡做的三件大事:修渠修谱修祠堂。还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流传,敬老助学济贫施粥断案……
张卫平:但他没能再回家乡。1944年病逝于四川雅安,年仅53岁,大概与心情愤懑有关。
民国期间冯家最有名、也是最后一位知名的人物是冯曦。这是冯家人当时官位最高的,曾任绥远省政府委员、实业厅、建设厅厅长等官职,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无人不知。他是冯氏家族的第十六世,1880年出生,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水利,回国后担任山西省议会秘书长。他的孙子是当今冯家后人中最有名望的当代小说家、曾任内蒙古作协副主席的冯苓植(获奖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长篇小说《忽必烈和察苾皇后》、《出浴》等等)。我是冯苓植老师的学生。
孙中山视察山西时,知道冯曦曾学习水利,可能鼓励冯曦赴塞外兴办实业。代县冯家这一支从此就离开山西携家塞外,绥远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面粉厂、第一座毛纺厂都是在冯曦主持下兴建的。1929年(民国18年)绥远大旱,冯曦积极筹措希望倡导利用美资兴修水利。当年还有美国记者专程从上海赶去做了报道。但耗资巨大、辛苦七年,最终未能成功,他自己总结经验写出了数十万字的水利专著。
抗战爆发后,冯曦给阎锡山去信,要其以“国家大事为重,民族大义为重”。后又给傅作义(两人私交很好)去信,上书满页大小的两个“忠”字,意在劝其从大忠而舍小义,一心报国,责无旁贷……
日寇占领山西后,日伪政府以“敌产”抄没了冯曦在山西的家产。1937年10月,绥远沦陷后,省政府移署到重庆办公。1940年10月之前冯曦一直为绥远省政府排名最靠前的委员,第一位是省主席,第二位就是他。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于北京,以爱国民主人士名分破例被批准土葬于八宝山公墓。
和祖上冯志沂一样,冯曦也是个清廉之官。据说省府南迁时建设厅曾将两三麻袋银元送到他乘坐的火车上,但他全都踢下了车,没拿公家一分钱。
三晋都市报:自冯鹏翥南迁四川、冯曦北上塞外后,代县本土的冯家就更不为人所知了。冯家后人反而因后来的历次运动及“文革”浩劫而受了不少牵连,有老人回忆,父辈曾将数箱的圣旨、匾额什么的偷偷烧掉了。代县曾有道前道后两处冯家大院、冯家牌坊二十四座,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完全荒颓,据说以前冯家大院即使不像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那般规模,但也相当了得。《代县文化图志》上是否有相关照片呢?
张卫平:对。不说当时的冯家大院建设,单就冯家的牌坊就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明清以来代县县城林林总总立有三十余座牌坊、仅冯家就有二十四座,如兄弟进士坊、五子登科坊等等。这些牌坊一直保存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为了扩建城市道路,就把这些保存上百年的牌坊拆除了。《代县文化图志》上刊登了一些图片,也是以另一种形式来记忆那段曾经的辉煌。
三晋都市报:对冯家后人的采访令我有一个感受:他们极其重视诗书传家。也许是自明末以来的“以文取士,以士博名”已成为冯氏对子女的教育族训,道前冯家大院里有自己的“私塾房”,全族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清初时冯氏宗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外出作官的冯家人必须要给宗族的私塾捐资,历代如此。新中国成立前,代县的文昌庙里还有位冯家人在办公,他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就是督导培养冯家子弟读书。
张卫平:这种浓郁而独特的家族文风看来一直影响到现在。冯曦曾告诫儿孙:只求留下道德文章……他的后人中教授、学者颇多。如散布在内蒙古、山西、北京的冯禄、冯厚植、冯良植、冯苓植、冯灌植等等,都是学有专长的学者、教授、作家,他们以这种形式来传承着冯家乃至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冯家,你会明白,其实一个家族也罢,一个民族也罢,正是这种绵延不绝的文化,才使一个家族一个民族历经风雨后依然特立独行于这个世界上。文化就是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和根。
(本文感谢代县政协的冯鹏宇、代县前档案局局长冯湘、代县退休干部冯新民、忻州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冯丰年、繁峙县原教育局局长冯覣)
首席记者 冯 迪